关于pos机使用人群的调查,信用卡江湖

 新闻资讯  |   2023-04-12 09:44  |  投稿人:pos机之家

网上有很多关于关于pos机使用人群的调查,信用卡江湖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关于pos机使用人群的调查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pos机使用人群的调查

关于pos机使用人群的调查

连续几篇写了较为硬核的内容,今天我们聊点儿轻松加愉快的事情,关于银行信用卡。

写作的灵感来自于在@大湾汇价投俱乐部 组织的金融圈深度研讨群中,有网友分享了各家银行信用卡的使用心得,正好我前几年接触了一些信用卡“玩卡圈”里的人,算是半个玩家吧,对这个行业有一点儿自己的理解,前后申请了十几家银行的信用卡,总额度不算高,没有达到七位数,但是对于我这样的“低净值”人群来说,也非常不错了。

2014年开始投资股票以后,对卡的热情没有那么高了,偶尔了解一点儿卡圈动态。到后来投资了一点银行股,从一个卡友的身份,用户的身份,切换到银行股股东,又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业务。

本文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属于实战价值更高的那一类吧。不管是对银行股股东,还是玩儿卡一族,都可以站在对面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立足长远,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所以今天我要谈的问题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站在持卡人的立场上的,包括各银行申请信用卡的流程,审批的问题,提额的问题,最后介绍一下套现、养卡、代还的灰色产业链。

第二部分是站在银行的角度,谈谈目前各家银行信用卡的发展概况,风控的情况,以及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对银行的特殊意义。

这两个部分不会完全孤立,可能有所穿插,方便大家理解吧。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这一篇会比较啰嗦,更随心所欲一些,大家佛系地看吧。

1、卡神与卡奴

现在这个社会,谁没有几张卡呢?我以前玩儿卡的时候,经常上一个叫“我爱卡”的论坛,坛子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谓鱼龙混杂 :

有欠了一屁股卡债,下一秒就可能被银行送进局子里的人,我们称为“卡奴”,意思是成了信用卡的奴隶,惶惶不可终日。有把信用卡规则玩儿的通透,了解各家银行信用卡漏洞,额度上百万,又赚了不少钱的高富帅,我们称为“卡神”。据我多年的观察,卡奴与卡神,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玩的不好,玩儿脱了,或是投资失败了,或是沉迷于买买买的,卡神就可能沦为卡奴,但是卡奴绝地反击,翻身卡奴把歌唱的,还是不多见,可能里面体现的就是所谓“人性”吧。

就像上图这个夹子一样,一旦被夹住,再想脱身就难了。

大家走在大街上,公告牌里看到的那些“失信人”,里面应该就有不少卡奴。当然卡奴们一开始都不想成为卡奴,他们也有一个“卡神”的梦。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成为卡奴呢?那些大手大脚,花钱无节制的人,月光族,经常入不敷出的人。总的来说,就是自控力有点儿差,经常借钱用。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有个小姑娘给他送来一张花花绿绿的表格,随便填一填,或是在网上点点鼠标,光亮的信用卡就送到了他的手上,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他发现自己虽然只有三五千工资,经常得啃点儿老,但是银行批给他的额度竟然有好几千,甚至上万,用来买个新手机,或者包包,或者AJ,都是不错的。借钱消费一时爽,下个月要还的时候,麻烦了,还不上怎么办?省吃俭用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那么更“好”的选择,就是多办一张卡,拆东墙补西墙,或者办个分期,慢慢还呗。一旦走出这一步,再想回头,难比登天。

看到这里的朋友可以休息一下,关注本公众号后再继续看。

卡奴们有个不太好的毛病,就是数学不太好,算不清楚分期的实际利率到底是多少。比如招商银行的12期账单分期,每期手续费0.7%。为什么不叫利率,而叫手续费呢,因为叫利率不就暴露了它放高利贷的本质了吗?这个0.7%的手续费,转换成年化利率,大约在13%的高水平上,对于卡奴来说,简直是钝刀子拉肉,时间长了根本就扛不住。但是卡奴们可能是被银行套路了,不会算术,该分的还是要分。

这样的客户,如果欠的钱不多,还属于银行的优质客户呢,因为前面我们说的“失信人”的问题,如果你欠了银行的钱,在我们国内简直是寸步难行。如果逾期上了征信,变身老赖,飞机高铁不能坐,房贷不给办,各种受限制。国内没有个人破产保护的说法,所以大家最不敢欠的就是银行的钱了,如果欠了还不上,会想方设法借各种其他高利贷来还,或者家里长辈亲属帮忙还,因为不还的后果,简直太严重了。银行到最后会给卡奴们下最后通牒,法院的起诉书送到手上,欠款达到5万不还的,定一个“恶意透支信用卡罪”,可以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谁都不想因为区区5万元蹲号子吧?所以大家最终会想尽办法还钱,从这一点来看,银行们简直太开心了。

银行最怕的是哪一类客户呢?就是那种拥有N多银行的信用卡,总额度茫茫高,但都不用来真实消费,拿钱去做别的事情。这种人的征信上看起来光鲜靓丽,一次逾期都没有,但是在某个时间点,突然产生一大堆坏账,一分钱都不还了,这个情况银行只能硬吃一刀。对于此类高风险客户,我们后面会重点说道说道。

先看看信用卡从审卡、批卡,再到提额的过程,发生了什么。

2、审卡、批卡和提额

除了宇宙行工行银行的审卡发卡权限在各分行,大部分银行都在总行的信用卡部下卡。看起来风控还不错吧?其实不然。

早年那部分玩儿卡的人,轻轻松松就可以在四大行拿到好几万的额度,比如我一个朋友从2010年开始用工行卡,他的年收入只有10万,但是工行可以给他50万的额度。后来工行的风控也严格起来,开始降额、限额,最后他的额度被降到5万。所以银行审卡批卡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个黑箱,属于一级商业机密,这么多年来,也从来没有一份关于额度审批的标准文件流出来。

据我多年的经验来看,应该是银行内部先通过机器审核,给一个初始的额度。这里很多因素会起作用,比如你的工作单位,收入情况,资产状况,有几套房几辆车,有多少银行存款等。如果你的这些资质很牛逼,那么可能给你一个5万的初始额度也说不定。再一个看信报,有没有逾期的黑历史,还有看看你的总授信额度是多少,过高的,比如好几十万那种的,肯定就不会再批新卡了。

在这个地方,四大行的审批条件比股份行要严格的多,所以卡友们都知道,申卡一定要先从四大行申起,如果你有一大堆招行、中信、民生、兴业等杂牌军的卡,再想申请根正苗红的四大行卡,可就困难了。在审卡的过程中,中行是个异类,比较抠门儿,基本只会根据你在他家的存款给你一个固定折扣的额度,比如你有20万存款,给你5万信用卡额度。工行更看重资产,比如你有几个房本儿,建行看车和工作单位,农行比较中庸。股份行看啥?啥也不看,可能会看四大行给你多少额度,参照这个标准下卡,再加上股份行现在的政策是转型零售,额度的审批会比较激进一些,目标是在短期内把量坐上去。另外一些城商行的卡,就比较非主流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机审过后,应该还有人工复审,就是一个银行员工根据你材料的可信程度,对额度进行一些调整,一般是调降。当然初始额度三五千的小卡,不需要复审,直接就可以下了,前面我们也说到,银行最喜欢这样的“优质客户”了,就是额度够小,还经常把额度用的比较满,最好再做几个分期才好。

从下卡的时候开始,卡友们就走上了漫漫刷卡提额路,有点儿像打怪练级,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早年招商银行眼光毒辣,在其他银行都在享受对公业务红利的时候,早早的看到了零售这个领域巨大的市场空间,开始坚决地转型。2013年时招行的政策是什么样的?坛子里有称作“现金分期大法”的东西,一张3000元初始额度的招行卡,不断的给账单做分期,甚至是用取现的方式,变着法儿的给招商缴纳高昂的手续费,最后招商银行也用高额度给予回馈。每三个月提额一次的频率,基本上一年半就能搞到6万固定额度,我们称作“毕业”。毕业以后可以申请一张经典白或银联白,继续提额的过程。最终一个普通的客户,可以搞到多少额度呢?6万固定额度+6万以上临时额度,足足十多万的可用额度。

当然除了这样的偏门儿路子,还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提额,比如多多用卡消费,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渠道消费,再做一点儿分期,银行就会认为你是优质客户,达到了一定等级,自然就开始提额了。对于一个普通人,年收入低于10万的,某家银行给予5万或者8万的额度,当然也谈不上有多高,但是这才是一家银行啊。用一点特别的手段,申请众多银行的信用卡,每张即使只有三五万,总额度也很容易冲到50-70万的水平,注意这里我们只说的是一个资质最平庸的客户,不包括高净值人群。那么一个家庭里的一对夫妻,就可以拿到100-150万的授信了,加上银行的其他低息消费贷(比如农行网捷贷、工行融E借,建行快贷等),很容易在没有什么抵押担保的情况下,撬动200万的资金。200万,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不少了吧?可以办很多“大事”了。

注意,我不鼓励大家用这种钱去办大事,这是违规的,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企业的老板,手里很多大额信用卡,用于资金临时周转的,已经是基本操作了,属于公开的秘密。

既然提额的利益这么大,老百姓们怎么会轻易放过这个大口子呢?民间据此衍生出一个巨型的灰色产业来,关于养卡、代还和套现。

3、养卡、代还和套现

什么叫养卡,就是某人有一万额度的卡,放到我这里来,我通过自己的特殊手段,其实也不神秘,就是拿几十台POS机,用他的卡在不同的商户上来回刷,让银行产生一种他的消费能力很强,很多元化的错觉,把他误认为是优质客户,几个月下来,给三五万的额度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当然在中间,他得给我点儿好处,比如提升额度的10%作为回报。

什么叫代还,就是部分持卡人没钱还款了,比如欠了一万,在我这里,我先帮他还上这一万,然后马上拿自己的POS机把这笔钱刷出来,收取1%的服务费。客户得到的好处是,可以再拖欠一个月,不着急马上还卡。

什么叫套现,这个就有点儿敏感了,和代还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就是把本来用不到的信用卡额度,套出来当现金用了。支付行业著名的头部公司拉卡拉,早期就是干这个买卖的,现在竟然上市了,洗白白,真开心。不过后来拉卡拉干这个营生也比较收敛了,因为目标太大,太有名,经常被举报违规展业。

现在一般小支付公司的套路是什么样呢?我们以某家公司X付为例,这家公司的服务简直太贴心了,兜售一种叫做“一鸡多蛋”的机器,这个概念不是它发明的,它只是发扬光大了而已,顺便卖了很多机器,赚了很多钱。这个一鸡多蛋的机器,可以随便办到你的名下,用来刷你自己的卡,然后刷卡的钱在30秒之内就会流回你的借记卡里。这个机器的牛逼之处还在于,它上面挂着无数的商户,各种类型的商户,你可以随便自己选择,16:00你在某网吧上完网,17:00你在某商场买衣服,18:00在某饭店吃饭,20:00在某洗浴中心按摩,这一套账单,可以轻松的做出来。在银行看来,你就是优质到不能再优质的客户了,消费能力极强,每月随便刷一刷,钱借你用,还给咣咣提额,爽不爽?

不过这个钱,刷的时候,是有成本的,早些年的机器可以做到0.38%费率一次,现在监管从严,统一了费率,基本上0.38%的已经绝迹了,或者没积分,或者不能刷大额,总之是风险高多了。0.6%费率的机器成为主流,甚至在这个基础上再加0.05%也是很常见,当然大部分都升级成一鸡多蛋了。你可能会想,一个经典的套现者,每个月都得刷一笔,那么全年支付的手续费是多少呢?0.6%*12=7.2%?非也,如果你有很多的卡,不同的卡设计不同的账单日和还款日,利用50-55天不等的免息期,每年的刷卡次数要少得多,缴纳的手续费要少得多,基本每张卡每年只需要刷6-7次,算下来只有4%左右费率的水平。与此同时,银行还给你积分奖励,可以兑换航空里程、充话费、换点儿生活用品什么的,补贴了1%的刷卡成本。

这样实际的成本只有3%?银行这么多钱,以3%的利率贷给你,还是随借随还的,这也太优惠了吧,而且这样干,银行不是铁定亏本儿吗?

现实中确实是这样的,银行在这种类型的客户身上,基本不赚钱,甚至还要倒贴。但是他们套的太猛,也容易被银行重点风控,属于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银行需要的是优质的客户,低风险客户,经常做分期的客户。持卡人需要的是低利率、流动性好的资金。那么有些聪明的持卡人,就主动让渡一些利益给银行,打个比方,对套现总额的10%做一个分期,相当于把1.5%左右的利率还给银行,这样银行能赚点儿钱,客户的资金成本升高至4.5%,仍然是很不错的,银行还可能给这样的客户提额,何乐而不为呢。这也是卡友圈里的惯常做法了,不鼓励大家这样做,时间长了,银行是不是会学聪明,堵上这个漏洞呢?现在看来,还不好说,至少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趋势。

4.5%的资金,足够便宜吧?这里可以施展拳脚的空间有多大,不用我说你也清楚的。如果银行给你一笔4.5%的低息高额度贷款,你会不会要呢?现在市面上普通的消费贷,动辄就是7%以上的利率,这还算低成本的资金,信用卡分期的话至少在13%以上了。

套出去的钱去了哪里?被用于消费的有,但从我掌握的数据来看,占比可能只有60%,其他的渠道,流向房市、股市、公司周转的资金,都有可能,甚至是P2P行业。

我讲一个早年P2P行业的内幕,在2013年-2014年的时候,大量的P2P平台(包括现在被称作头部平台的),是可以直接用信用卡充值的,最早发现这个漏洞的持卡人,从中赚取高额的息差,发了笔小财。其实这个根本不能称为漏洞,就是人为故意开的口子,早期做这个通道的支付公司,中付、国付宝、汇付天下、连连支付等,不知道还在不在了,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正规公司在他们面前,就是个弟弟。2014年后期,这个口子被堵上,导致大量P2P平台资金链断链跑路的,现在还可以搜到当时的新闻。

所以由此看出,现在银行披露出来的信用卡业务的刷卡量每年都在猛增,水分很大,其中有多少是被这样的套现者拿去,挪作他用呢?银行不一定有这样的数据,如果它有的话,一定想从严整治,要知道这块儿的风险可是很大的。拿套卡出来的钱做投资,必然加了很大的杠杆,投资失败的可能性要高得多。

银行层面上,管这个叫“共债风险”,意思是一个持卡人,不单在某一家银行办理信用卡和消费贷,在多家银行都有,甚至是在外面的小额贷款公司也借了钱,一旦这个客户出了问题,那所有给他贷款的人都要倒霉,这就是所谓的“共债”。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银行们对这种情况是心知肚明的,首先这个情况古已有之,不容易整治,第二是规模尚属可控的范围,第三是监控的难度确实是存在的,因为银行业不好分清哪一笔是真实消费,哪一笔是确凿的套现,第四是现在的政策是全行业都在大力推广零售业务,如果从严风控,那么放款规模的增速肯定会受到影响,排名上就落后了,业绩不好交代。况且这个风险即使爆发出来,那也是以后接盘的业务员或者领导的事儿,和现任关系不大,风险被后置了,不好追究。几个因素叠加起来,银行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持卡人的角度,今天就聊到这里,我们说到了“卡神和卡奴”,说到了批卡、提额、套现等各种问题,明天再写写银行的角度,分析一下全行业信用卡业务的概况和风险,以及信用卡对于银行的特殊意义,您可以关注这个WX公众号:夏至1987,我将持续为您带来优质的原创内容。

朋友们在持卡用卡过程中有哪些心得和感悟的,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pos机使用人群的调查,信用卡江湖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关于pos机使用人群的调查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发请带上网址:http://www.poszjia.com/news/17449.html

你可能会喜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bsa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