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全民付和pos机,上线一周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全民付和pos机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全民付和pos机
全民付和pos机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郑明鸿)1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上线一周,网友纷纷“拍了拍”新华社“全民拍”》的报道。
1月6日,新华社记者从湖南省相关部门获悉,网友在新华社客户端“全民拍”栏目中反映的湖南省茶陵县矿污问题,引起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已派出联合调查组进行实地勘察、督导整改工作。(相关报道见本报1月6日8版、1月7日8版)
1月1日,新华社旗下《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和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两报两端”等改版升级,“全民拍”社会治理交互平台则是新版新华社客户端的核心功能板块,为广大网友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便捷途径。
上线后,“全民拍”累计收到群众上传的各类爆料线索1000多条,内容涵盖生态环境、疫情防控、消费维权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相关线索经初审后分发至新华社国内分社跟进报道或转交地方政府部门处理。
新华社记者通过“全民拍”对山西省一农民“被贷款”事件进行了报道后,太原市娄烦县委、县政府当即启动调查程序,县公安局予以立案并传唤了相关当事人,县信用联社对3名涉事工作人员作出停职处理决定。(相关报道见本报1月4日9版)
针对群众上传的具有较高新闻价值、可进行深入挖掘的爆料线索,将转由新华社记者进行追踪调查,形成深度报道,相关稿件在《新华每日电讯》刊发。
随着国内航空市场回暖,各大航空公司陆续启动招聘,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存在大量宣称有“内部操作”“内部名额”等途径,帮助求职者应聘四川航空、国航等公司飞行员、空乘、安全员等岗位,价钱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新华社记者发现这一线索后,首先通过“全民拍”做了简要报道,随后又进行了深入调查,撰写了深度报道《“黑中介”真能“保”你进公司?》。(相关报道见本报1月1日12版)
稿件播发后,在新华社客户端引起广泛共鸣,网友@春日暖阳评论说:“过完年马上就要到春招了,希望同学们能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网友@布丝礼班的猫评论说,求职面试还是要看自身实力,不要相信所谓的“包过”。
此外,新华社记者通过“全民拍”发布的《没买东西,40元到付快递打开却是假镀金戒指》和《你的简历只值2元?》等报道,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全民拍”将进一步完善流程,更多地展示网友上传的线索,并经过“智能+人工”协同分拣,有价值的线索由新华社记者追踪调查。(完)
以上就是关于全民付和pos机,上线一周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全民付和pos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