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pos机在昆明哪里摆摊,在国外摆摊卖汉服是什么体验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pos机在昆明哪里摆摊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pos机在昆明哪里摆摊
Q1:欢迎接受采访!请先自我介绍一下吧!韬同学:嗨,大家好,我是韬同学,今年刚从UCL研究生毕业,是一名汉服爱好者,目前在伦敦和两位合伙人共同经营一家汉服小铺。我的抖音、B站和小红书账号是@伦敦摊主韬同学。
媚晴:Hello,叫我媚晴就好,我是一名刚刚从UCL毕业的研究生,我大概是从14年就接触到了汉服,可以说是一个老袍子了。
Q2:①为什么想要在英国摆摊卖汉服呢?韬同学:为汉服的发展做一些贡献是我很久以来就想去做的事情,当初在国内的时候我就很关注汉服复习的进展,也曾尝试过自己做汉服。来英留学后,我也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份对汉服的热爱,我发现这边也有许多喜欢汉服的同袍,也有像英伦汉风社这样汉服组织,但是却并没有能够为这样多的海外汉服爱好者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汉服产业,这成为了我创办这家汉服小铺的最初契机。
再加上我的专业与文化产业相关,于是我就将“如何让汉服进入国际市场”作为我的选题,围绕它进行了许多采访和调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认识了我的两位合伙人,媚晴和暮雨。我们都希望汉服能够在海外得到更大的发展,让海外留学生和华人也能够方便地得到汉服,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历史悠久的汉服文化,于是便从这样的一间汉服小铺中开始了我们的实践。
媚晴:这件事其实说来也巧,我跟韬同学都是UCL的,住在同一个宿舍楼的。当时在一起玩,机缘巧合之下他跟我说他的毕业论文是跟汉服在国外的市场有关的,我就刚好跟他讲,我在国外十几年了,之前在北欧,大学在英国,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接受采访,也可以给你介绍一些这边待了很长时间的同袍。之后除了我自己接受了采访之外,我还介绍了暮雨,也就是我们团队的第三位成员。再之后我们三个人一拍即合,就开始落实摆摊的一系列事情了。
Q2:②在英国摆摊需要办的手续复杂吗?韬同学:在英国摆摊需要的手续整体上还是比较多的,首先我们需要获得Public Liability Insurance,这个相当于是对我们货品的一个保险。其次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市场,伦敦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集市,但它们往往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有的以小吃为主,有的以vintage为主,还有一些只支持售卖英国本土的产品。在确定了合适的市场之后,就需要到市场的网站上提交申请,在通过之后根据市场管理者的要求准备各类证明和文件。在获得了市场的批准之后,还需要根据市场的安排来确定具体的摆摊时间,市场可能会经常进行各类调整。
媚晴:其实我们有考察过好几个市场,每一个市场都有不同的要求。目前我们摆摊的市场是Old Spitalfields Market,我们需要买保险,还有POS机,总之就是需要填很多表格,不过还好我们不涉及吃的,不然会更复杂。基础手续办好之后,就可以联系市场的负责人预约具体出摊的时间了。我个人感觉很复杂,但是韬同学的行动力真的很厉害,所以我们很快就准备好了,甚至到最后我们一切手续都准备好了,但是我们转运的货都还没到。(笑)
Q3:①会如何向外国人介绍汉服呢?韬同学:在我们的摊位上,我们给汉服的备注是中国传统服饰。我们会结合中国的历史,向外国人介绍汉服的发展脉络以及它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当然,有很多外国人肯定不像我们这样了解中国历史,于是我们也会采取一些更加有趣的科普方式。比如有很多外国人觉得汉服上的传统纹样非常漂亮,我们就会给他们介绍类似祥云纹、飞鱼纹这样的传统纹样背后的寓意及相关的文化典故,这样的科普方式往往浅显易懂而又让人印象深刻。
媚晴:我们有英文的汉服宣传手册,但是感觉他们更喜欢跟我们交流,我们会说这是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ing, Hanfu。涉及到一些形制的问题的时候,一般我们会又说中文的名字又会用英文解释,这样子的话我们既保留了中文的直译,外国人也能更好地理解。
Q3:②外国人一般会对汉服持有怎样的看法?韬同学:外国人对于汉服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服饰,更加专业一点的人士则会惊奇于汉服的结构和剪裁方式。很多人都会向我们要名片,并且问各种关于汉服的问题。当然,在这类跨文化的语境下,往往会有出现一些有趣的误解,比如他们会觉得一些红绿相间的汉服有“圣诞风”,而紫色的带有藤蔓花纹的唐制汉服则看上去就很“万圣节”。这可能就是文化碰撞的一个写照。
媚晴:我能感觉到很多外国人都是在由衷地赞美,我个人感觉外国人对不同文化还是很尊重的。我刚刚入坑的时候,国内其实很多人都还不太了解汉服,穿出门的时候也会被指指点点,但当时在北欧穿的话,他们会夸很好看,也会驻足问我是什么国家的衣服什么的等等。相比之下当年其实在国外穿汉服的压力会小很多,不过近几年在很多同袍的努力之下,国内汉服的普及度挺高,汉服的发展环境也越来越好了,真的很开心。
Q4:在向外推广汉服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呢?韬同学:在关于汉服的认知上,很多外国人对于汉服的了解还是很少的。从上世纪开始,日本的和服就随着日本的动漫、电影被西方社会所熟知。近些年来,随着韩流在欧美的流行,韩国服饰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很多外国人来到我们的摊上会跟我们聊日本动漫,或者问这是不是某某韩国古装剧里的衣服,这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把汉服误以为是日韩服饰了。这成为了我们目前摆摊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发现这种情况后,我们就在店铺的展板上加上了国旗,从而让路过的人们都能第一时间知道这是中国的传统服饰。
日韩传统服饰虽然都有各自的特色,但它们都是在汉服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这在国内可能早就成为一种常识,但是在国外却鲜少有人了解,这背后反映的是文化输出上的缺位。当我们自己没有进行足够的文化输出时,其他人就会迅速地替代我们的位置,当有一天我们希望找回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时,却会发现它早已被冠上了别人的名字,这是一件非常令人唏嘘的事情。我们努力经营这样的一个小摊,实际上也是希望以这里作为一个支点,力所能及地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告诉更多人我们的文化依然在不断地传承下去。我们能够达到的效果可能非常有限,但我们相信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做这样的事,我们的文化就一定能够复兴,那些错位与误解也一定会消散。
媚晴:好像目前为止都还挺顺利的,没有遇到什么大麻烦,最多就是外国人可能会误会我们是别的国家的,不过我们都会解释这是中国的传统服饰这样。
Q5:如何平衡工作生活和卖汉服的“小事业”呢?韬同学:对我们团队里的三个人而言,汉服是我们共同的爱好,因而每周末经营汉服小摊的时间就像是一种出于爱好的聚会,虽然出摊收摊的过程可能会比较累,但是心情上总是非常愉快的,因而大家都非常愿意为这件事付出时间与精力。
本来我们是打算周内周末都摆摊的,但经过我们的实践,发现周内的人流量实际上是比较少的,摆摊的效果并不好,于是我们便将时间都集中在了周末。我们在周内也都有自己的事情和工作,因此周末摆摊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事情。由于我们目前规模并不大,摊子的事情经过三个人的努力往往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所以在闲暇之余我们还能组织一些自己的活动,比如我们前几天还一起穿汉服到伦敦桥附近拍照。感觉目前还是能够很好地协调摆摊和日常生活的。
媚晴:为爱发电哈哈哈。开玩笑,目前韬同学空闲时间更多一点,会负责剪视频、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文字编辑、与市场接洽、我们品牌的logo设计等等一系列比较繁琐复杂的事情,周末也会全勤。另外一个姐妹暮雨和我目前是在工作和实习,我们两个之后周末会倒班,这样的话至少一周会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会相对好很多。
Q6:外国人有没有更偏好某种形制的汉服?韬同学:在我看来,整体上外国人可能更喜欢花纹很传统但是穿着相对简单的汉服,像马面裙就是其中代表之一。马面裙穿着起来并不复杂,尤其是可以和许多现代服饰相搭配,因而非常受欢迎。另外不同的族群对于汉服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很多本地白人顾客买汉服可能更多是为了收藏,或者可以接受一些相对现代的款式,而很多来自中东的顾客则对于一些宽袍大袖的汉服更感兴趣,因为他们平日里也是穿袍服,所以对于这类传统汉服的接受程度很高。
媚晴:相比较于型制,可能更加看重于布料吧。英国从九月开始就开始冷了,十月都穿上大衣了,像雪纺布料的褙子、坦领等其实我们就都没有机会摆出来了,可能等明年开春再让他们重见天日吧。
Q7:如果有其他小伙伴也想国外摆摊买汉服有什么建议呢?韬同学:随着我们在很多平台上的宣传(@伦敦摊主韬同学),有很多小伙伴对我们表达了支持,也有很多人在我们的影响下也开始在海外摆摊了,比如前几天就有一位身在苏黎世的朋友和我交流摆摊的事情。我觉得在海外推广汉服,首先就是要遵循当地的要求和规定,办好相关的手续,和当地市场保持良好的合作,并注意个人防护和安全。除此之外还要鲜明地表明这是中国的汉服,就像我上面提到的,很多外国人容易将汉服与日韩服饰混淆,因而需要我们去强调和纠正。虽然摆摊是一个商业活动,但是汉服本身承载的我们的文化,因此也需要积极、正确地介绍汉服文化,向当地人科普汉服文化知识。相对于普通的摆摊,我们在文化方面要做的事情可能更多。摆摊是一种形式,而推广汉服文化才是我们做的事最重要的意义。
媚晴: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吧,就还是希望大家要把手续办全。如果是在别的国家的话,可以去市场实地考察一下,跟别的摊主交流一下都需要什么手续,然后看看政府的官网上都有什么要求。如果是英国的留学生朋友的话,其实要注意一下签证的问题,因为学生签证在学期阶段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不可以工作超多20小时、不可以创业等等。
Q8:在国外宣传中国文化有什么心得体会?韬同学:做海外汉服摆摊这件事到现在,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我们在做一件正确的、而且很久以来就该去做的事。我们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非常看重服饰的国度,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这个名字,本身就包含了我们对于自己服饰的骄傲。世界上也再也没有哪个国家,会将服饰与自己的文化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至于衣服上的每一处细节设计都包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再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服饰,像汉服一样拥有那样长的历史,经历过那么多的波折,却依然能够在今日被人们记在心里,被人们传承,并走向复兴。
最近几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我们的文化发展,实际上是落后于我们的经济的。长久以来,我们都处在一种文化弱势的地位,我们坐拥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遗产,却长期被欧美和日韩文化所输出。人们从经济发展中获得的自信,却没有在文化领域找到足够的回应,于是对于国家发展的骄傲,和由于文化弱势导致的自卑同时存在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些年里如此希望看到文化输出,看到文化复兴。因为我们需要让我们的文化发展匹配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渴望看到我们的文化也有着世界顶尖的影响力,成为强势文化。我们在海外摆摊卖汉服,本身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事情来告诉大家,我们的文化足够优秀,我们应当以更加积极自信的态度去将我们的文化传播到每一个角落。既然起源于欧洲的西服能够成为我们的正装,那么有朝一日让外国人把唐制圆领袍当做唯一指定的公共场合正装也并不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文化的传承并不是只靠少部分人的巧思,当大众普遍拥有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传播文化的强烈渴望,它自然会走向复兴。
当然,目前我们还是只是一个小小的铺子,虽然有着许多宏大的目标,但需要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多其他汉服同袍和文化工作者在为文化复兴而努力着,我们敬佩于他们的才能和成就,也希望我们自身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让我们的“小事业”可以不断发展下去,变得越来越好。
媚晴:我觉得虽然是个小摊子,但是可以向外国人介绍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服饰及文化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也非常自豪的,有时候可能一个赞美摆摊一天的就疲惫都会烟消云散了。可能我们所做的跟国内汉服同袍前辈、大佬们比起来真的微不足道,不过积水成渊,所以哪怕可能一天只有一个人来了解了汉服,我觉得也是有意义的。接下来,我们也会虚心接受各个平台上的小伙伴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加完善我们的小摊子。希望以后外国人看到汉服的第一眼就可以认出是中国的传统服饰;希望以后外国人提起中国的传统服饰也不止只有唐装、旗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作者:邦尼
排版:君止
美工:芽芽
审阅:汉服世代
图源:受访者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以上就是关于pos机在昆明哪里摆摊,在国外摆摊卖汉服是什么体验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pos机在昆明哪里摆摊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