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机支付架构,第三方支付牌照发展之路在何方

 新闻资讯  |   2023-04-23 13:54  |  投稿人:pos机之家

网上有很多关于pos机支付架构,第三方支付牌照发展之路在何方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pos机支付架构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pos机支付架构

pos机支付架构

伴随着国内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地位日益突出,第三方支付牌照更是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核心。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监管力度持续加大,支付行业市场垄断格局凸显,支付牌照发放渠道早已关闭,而前期的支付许可证相继面临续展,第三方支付牌照已然进入存量洗牌阶段。未来,支付牌照的数量将进一步压缩,而牌照含金量将进一步提升,围绕支付牌照的并购整合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唯有真正实力雄厚的企业才能站到最后。

一、国内第三方支付牌照进入“洗牌”阶段

新一轮第三方支付牌照“洗牌”深入推进,已出现多家淘汰出局者。201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第一批2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申请,此后又陆续通过8个批次牌照的申请,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9个批次共批准了27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申请。随着第三方支付牌照5年有效期的相继到来,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面临新一轮续展的审批。截至目前,央行共已经公示注销了24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市场上仅剩下有效牌照247张。

表1我国第三方支付牌照审批及续展状况

二、支付宝、财付通垄断地位日益凸显,中小支付机构面临生存考验

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支付机构如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和QQ钱包)凭借其广泛的客户基础所占支付市场比重不断扩大,“强者恒强”成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准确写照。目前,移动互联网寡头凭借其广泛的应用场景聚合能力占据着绝大多数的客户资源,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中占据着绝对霸主的地位。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规模达157.6万亿元,其中支付宝与财付通两大巨头交易规模市场份额达94%,其在应用场景聚合以及消费流量上的垄断几乎难以撼动。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2.7万亿,其中支付宝与财付通共计市场交易额达20.9亿元,占比达92%。

图1 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情况

行业竞争加剧,支付市场的寡头格局已然成型,留给中小型支付企业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支付宝与财付通作为国内第三方支付领域的绝对霸主,除传统的网购、充值等经营范围,其业务领域愈发呈现出全方位延展趋势;加之二维码技术的便利,基于银行卡的POS机支付也开始形同虚设,对于两大巨头向社会全领域延伸更是如虎添翼,而中小型支付机构市场不断萎缩,甚至面临淘汰出局。尽管目前市场上有效的第三方支付剩下247张,但其中大部分牌照拥有企业长期以来经营存在的种种问题,一部分企业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并未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大多数中小支付机构的未来发展前景并不明朗。

严峻的生存环境使得绝大数中小微支付机构开始寻求各自的夹缝生存之道,部分支付架构完成业务转型进而获得一线生机,而部分机构却选择打政策法规的“擦边球”,通过非法挪用或占用沉淀资金等途径谋利。那么,随之而来的必将是国家的监管与惩处。

三、第三方支付监管趋严,行政处罚与牌照审慎双管齐下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第三方支付规范性政策频出,不断加强对支付机构监管,营造出第三方支付良好氛围。近年来,央行陆续在银行卡收单外包、支付牌照续展、银行卡清算、网络支付、二维码支付等众多领域出台相应规范性政策文件,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表2部分国内第三方支付相关政策文件概况

自从第三方支付机构爆发重大风险事件以来,监管层的处罚频率和力度明显增加。2017年以来,央行已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多张罚单,部分罚单达到百万级以上。2017年5月,央行给财付通和支付宝两大支付巨头各自开出3万元监管罚单,虽然罚款金额不大,但透露出央行对于整顿第三方支付市场乱象的决心。

表3 2017年央行对于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处罚信息

央行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市场监管力度,不仅针对日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问题开出罚单,对第三方支付牌照续展审查更加谨慎,更是撤销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资质。2015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工作文件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流程、提交材料等环节,以此引导现有支付牌照企业续展申请工作。

2016年12月20日,央行第三批支付牌照续展结果公示,上海通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因违反《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工作的通知》规定(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数据等手段故意规避监管要求,或恶意拒绝、阻碍检查监督的)而不予续展,这也是首次出现不予续展情形。2017年6月26日,央行公布第四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结果,其中9张未通过续展,2家支付机构因为违规而缩减业务范围。除以上9张牌照未能续展,另有4张牌照已经注销(1张主动注销,3张因为违规被注销)。

图2第三方支付牌照续展流程及相关材料

央行的支付牌照续展结果也折射出未来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态势。首先是审批更加严格,支付牌照数量减少。在央行坚持“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有序发展”原则下,部分支付机构的支付牌照合并;而对于违反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付许可证》续展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的企业,则直接不予续展,可以预见,接下来支付牌照的数量将进一步缩减。其次是支付业务整体的优化特征明显。财付通、快钱、银盛、网银在线等在牌照续展中都主动终止了固定电话支付业务,易宝、迅付、汇付、上海德颐均在牌照续展中停止其在某些省市开展业务,整体上看,国内支付市场呈现出结构优化特征。

四、现有支付牌照企业发展之路在何方

围绕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并购整合将成为未来支付领域的重要趋势。第三方支付的强监管将成为新常态,而随着牌照数量持续减少,现存牌照的含金量将持续上升。一方面,国内第三方支付监管力度加大,加之行业内支付机构巨头长期霸占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小微获得支付牌照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业务转型成为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对于外围大型集团企业而言,支付闭环是实现生态闭环最好的解决方案,支付牌照成为关乎交易闭环构建成败的核心,而央行早已经暂停了支付牌照的发放,形成政策壁垒,为了业务布局、拓展互联网金融,并购整合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成为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

现有支付牌照将进入存量的洗牌期,事实上,京东、海尔、唯品会、平安、美的、万达、小米、美团点评等公司就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支付牌照,截至目前,已有30余家支付机构被收购。可以预见,有资本实力、资源优势、技术能力、合规意识和发展前景的机构,将有望成为未来支付牌照的拥有者,并更好地发挥出支付牌照的市场效能。

赛迪观点:综合看来,第三方支付监管政策不断收紧,将进一步推动国内支付行业规范化;支付宝、财付通等垄断支付行业的格局成型,中小微支付机构面临竞争压力,业务转型成为必然选择;支付牌照数量“只减不增”,加之外围大型集团企业迫切交易闭环愿景,支付牌照收购、合并或将变成常态化。第三方支付行业已进入大浪淘沙阶段,唯有真正实力雄厚的企业才能站到最后。

以上就是关于pos机支付架构,第三方支付牌照发展之路在何方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pos机支付架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发请带上网址:http://www.poszjia.com/news/32111.html

你可能会喜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bsa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