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宝pos机是正规靠谱吗,每月200万人退出的相互宝

 新闻资讯  |   2023-05-17 09:16  |  投稿人:pos机之家

网上有很多关于会员宝pos机是正规靠谱吗,每月200万人退出的相互宝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会员宝pos机是正规靠谱吗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会员宝pos机是正规靠谱吗

会员宝pos机是正规靠谱吗

文章:公众号【i保不保】

作者:保哥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络互助,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面进入了“退潮期”。

首先是百度的灯火互助2020年9月9日宣布下线,仅运营了300天,会员人数不足50万。

四个月后,美团互助也宣布2021年1月31日起正式关停。从2019年6月28日上线,算起,仅仅分摊了18期,最高峰时会员也曾达到过3400万。

网络互助“潮水”的退去,不单单是这两家个例。其他仍在运营的网络互助平台,日子也都不好过,堪称“惨淡”。

小米互助2020年6月15日上线,截止到今天,也不过区区38万人加入。

360互助2019年6月上线,上线初期号称拥有会员150万+,截止2021年2月4日,仅剩会员人数为:49.2万人

苏宁金融旗下的“宁互宝”,目前仅剩16.58万人。

滴滴旗下的“点滴互助”,也由133万+,到今天仅剩会员76万。

坐拥新浪微博巨大流量的新浪互助,2020年1月14日上线,运营一年了,现在会员也才17万。

这些互联网巨头们撸起袖子亲自干的网络互助,如今只剩下支付宝的相互宝,独立支撑着网络互助的大旗不倒。

但相比与2019年的高歌猛进,相互宝在2020年似乎也摸到了“天花板”,会员人数在突破1个亿后,便进入到了“横盘整理”,最高也没再突破1.05亿。

而且,从2020年8月第1期分摊后就开始一路下滑,到2021年2月第1期时,已跌至9362.1万。6个月时间已经有768.4万会员退出了相互宝

为何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络互助”会陷入如此境地?

相互宝是否能“独善其身”?还是会步其他网络互助的后尘?

今天保哥就来深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外 部 因 素

1、网络互助发展十年,面临政策拐点

网络互助最初由“民间”兴起,2011年5月上线的“抗癌公社”(后改名为“康爱公社”),是业内公认的国内首家网络互助平台。

这种模式在当年可算是一大创新,各种新闻媒体广泛报道,算是给“抗癌公社”打了免费的广告,会员短时间就高达上百万。

很快,这种模式引起了各路资本的注意,2013年-2016年,各种网络互助平台“风起云涌”,最高峰期时曾有近100余家互助平台上线。

很多平台都采用预付费形式,容易形成资金池,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2016年,监管对网络互助资金池进行整顿,大量互助平台倒闭。

经过第一轮洗牌后,2018年年底,蚂蚁集团正式进军网络互助,成立相互宝,一时间,互联网巨头闻风而动,滴滴金融、苏宁金融、360、美团、新浪、小米等纷纷直接入场搭建平台。腾讯也通过控股轻松互助、水滴互助,间接布局网络互助。

在此阶段,监管部门没有对互联网巨头们过多的干预,除了禁止保险公司参与其中外,没有出台其他的监管措施。

就像马云说的,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网络互助在高光时刻,也大有“保险不改变,我们就改变保险”的架势。

但2020年以来,随着国家金融战略的调整,监管部门对于金融行业趋向进行更加严格的管控。

以马云外滩金融峰会讲话为标志性事件,监管部门开始了疾风骤雨般的“指导”,令蚂蚁金服至今上市遥遥无期,并市值惨遭腰斩。

万亿市值的蚂蚁尚且如此,整个市场不足百亿的网络互助,监管政策如何走向,甚至会决定着行业的生死。

早在2020年9月7日,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在《保险业风险观察》中发表文章 《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明确将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定义为非持牌经营的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并提出坚持对所有保险活动实行严格准入、持牌经营,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商业保险活动。

打非局指出,网络互助平台本质上具有商业保险特征,由于目前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和监管标准,处于无主管、无监管、无标准、无规范的“四无”状态。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2021年1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对网络公司做互助业务进一步关注,了解其运行方式和风险情况,再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是令众多平台退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施行着保险的标准,却可以不受保险法规的约束,无需履行保险监管的制度。被放养了十年的网络互助,在2021年大概率面临着被落实监管主体,“严加管束”的局面。

2、商业健康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网络互助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政策的转向,还体现在政府更加鼓励作为“国家队”的保险公司参与到全民的健康补充保障中来。

2020年火爆全国的各城“惠民保”,由政府搭台,保险公司唱戏,成为社保补充医疗的新模式。保额高、保费低,不限既往症,而且有政府信用背书,对于网络互助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虽然两者的保障责任并不完全重合,网络互助主流是一次性给付型,“惠民保”是报销型产品,但“惠民保”五六十元的保费,上百万的保额,对于大额医疗费的“分摊”作用,无疑是优于网络互助的。

在费用与网络互助的“分摊费”差不多的情况下,发展迅猛、火遍百城的“惠民保”们无疑会分流一部分网络互助的目标客户群。

二、内 部 因 素

1、分摊额的大幅上升,令众多网络互助陷入“死亡螺旋”

网络互助之所以能迅速崛起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便宜”,满足了人们对于低价获得大病保障的基本诉求。

很多网络互助设置有分摊上限,例如美团互助承诺单次分摊最多1元,相互宝承诺每年最多分摊188元,多出的分摊费用由相互宝承担。

这与动辄上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商业重疾险,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而在2020年,这个网络互助存在的“最大卖点”,正受到质疑。

以相互宝为例,【大病互助计划】分摊金额从2019年的人均29元,变成了2020年的91元,涨幅高达214%。虽然还远未达到相互宝承诺的188元上限,但人们也不禁发出疑问,还会再涨吗?

答案是:肯定会!

现有的互助人数远未达到正常水平

我们来算一下,按照相互宝公开数据,2020年共计互助68650人,其中最主要的“大病互助计划”是52682人,按照1亿的会员基数测算,相互宝的“大病”发生率是千分之0.53

这个发生率是个什么水平呢?——非常低!

根据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测算,相互宝0-59岁年龄范围

重疾发生率的平均值为:

男性:千分之2.62女性:千分之2.32平均值为千分之2.47

在理论上,只要会员人数足够多,真实的重疾发生率就应该无限接近于真实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水平。

相互宝自2019年11月26日宣布会员人数突破1亿后,2020年人数已趋于稳定,大部分会员也都度过了等待期。

在这种会员基数上,真实的发病率应该无限接近于真实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

因此,按照经验数据测算,2020年相互宝1亿会员中发生重大疾病的人数,应该为25万左右。

但相互宝2020年【大病互助计划】的互助人数是52682人,只有理论数值的20%。

是相互宝风险管控的好吗?

准确的讲,相互宝在会员加入时并没有什么“风险管控”措施。虽然有保险公司【健康告知】一样的【加入须知】,但并不提供核保服务,符不符合加入条件,事前完全没有审核措施。

而且以目前相互宝的盈利模式,决定了TA的“基因”里对于会员质量是缺乏管控意愿的。

因为网络互助平台都是靠收取每笔互助案件的“管理费”来生存的。理论上说,案子越多他们越“赚钱”。

因此,从根本上,网络互助平台缺乏意愿,也没有动力对用户的健康状况进行严格的筛查。反而可能会因为管理费与分摊总额挂钩以及对获客成本的考虑,而有意放松准入门槛。

根据行业经验,在缺乏管控的前提下,相互宝1亿的会员里,肯定会有不小比例的“非标准体”,会有着高于保险公司的“逆选择”风险。

而在相互宝公开的数据中,2020年,有多少用户发起了申请互助?多少用户被拒赔?拒赔理由是什么?这些用户最关心的问题,相互宝都没有进行公示。

是相互宝的会员年龄结构太年轻吗?

在初期可能是的,相互宝会员在发展初期是以网络原住民为主,年龄结构偏低。自2019年3月15日起,相互宝就开放了“帮家人加入”的功能。会员可以为父母、子女、配偶申请,只要年龄在59岁以下,身体符合健康条件,就可以帮他们申请加入相互宝。

随着这个功能的放开,相互宝会员数量才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迅速破亿,但同时也会带来会员平均年龄大幅提高的直接后果。

因此,在1亿的会员基数下,相互宝的重疾发生率不会与权威的【重疾经验发生率表】产生过大的差异。

在这样的综合分析下,只有两种结果:

(1)申请互助的人数符合经验发生率,但实际获得“理赔”的人数,只有申请人数的20%,这也就意味着80%的申请人是无法通过相互宝的审核的。

这也意味着,“理赔”端如此严格、苛刻的管控,都很难阻止分摊金额的大幅上涨。

(2)反之,如果说2020年相互宝大病计划互助成功的5.2万人,与申请人数相当。这么低的重疾发生率,只有会员的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才能符合这个数值。

我们在上面也分析到了,在1亿的会员基数下,要满足这个条件,实在是不可想象。如果会员平均年龄提高到了30岁,那么按照2020年的这个标准,2021年的成功互助人数就应该超过10万。

也就是说,2021年相互宝达到承诺的188元的年度分摊费上限,是大概率事件

在保险公司的风控模型里,是通过厘定不同年龄的费率来进行风险匹配和管控的,简单说就是“年龄越大保费越贵”。而相互宝的分摊费是“均贫富”模式,20岁的青年与50岁的中老年人,所承担的分摊费是一样的,这对于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其实是不公平的。

因此年轻人群对于分摊金额的上涨会更加敏感,首先选择退出的往往是身体健康的年轻人。

知乎上有一条关于网络互助的高赞评论“我已退出了互助计划,但留下了我爸妈”,就是一些“聪明的”年轻人对于这一“不公平”机制的回应。

而年轻、健康人群的大量退出,又会加速“赔付率”的上升,进一步抬高分摊金额,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保险业内所称的产品“死亡螺旋”。

2、拒赔案件的大量曝光,一次次消磨着本就脆弱的信任基石

百度搜索“相互宝拒赔”会出来3500多万条信息,现如今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声,“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传播定律,有效的放大了网络互助的负面新闻。

这大量的网络报道,严重的消磨着会员与平台之间的信任,大家都会担心:平时“我为人人”,一旦得病需要互助,却不能“人人为我”。

但有人会说,保哥,你上面说过,网络互助是靠管理费收入盈利,那应该放宽理赔标准,多增加互助案件,他们才更赚钱啊?。

这是一个好问题,但明显的缺乏“互联网思维”了。在资本们眼里,“管理费”的主要作用是覆盖运营成本,而真正的“盈利”是互联网思维里常说的:“羊毛出在猪身上”!

下面这段,就是讲得这个问题。。。

三、其他因素

网络互助并不是“公益”,而是“生意”

有调查研究显示,加入网络互助的人群,比未加入网络互助的人,有更强的购买商业保险的意愿。

所以,各路资本纷纷入场,嘴里喊的是“公益”,眼中盯着的却是后面的保险市场。

根据公开数据,背靠【水滴互助】的【水滴保险商城】在2020年,年化签单保费已超过150亿元。相互宝身后的蚂蚁保险2020年成交的保费规模也高达500亿。

这才是资本眼里真正想做的“生意”!

相互宝成立两年多了,总计募集了140亿的互助金,按照8%的管理费计算,两年多的毛利才11亿,估计连成本都不够,即便这11亿是“纯利”,在蚂蚁金服万亿的体系里,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为什么蚂蚁金服要“不计成本”的搞网络互助,一定是有其他真正的战略目的。

网络互助其实只是“保险引流”的工具,而不是为了挣那点“管理费”。

这还可以解释:相互宝为什么会出现大量互助申请不通过的案例。

除了加入时风控缺失的因素外,把分摊金额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流”加入,转化为保险用户,才是相互宝的“首要任务”。

一切的“战术”动作,都是服务于“战略大局”。

但不可避免的是,这是一把“双刃剑”,“拒助”案件的增多,同时也会影响相互宝的品牌,加速老会员的流失和影响新会员的加入。

坐拥互联网世界顶级流量的相互宝,要维持“精算平衡”尚且如此困难,那些“小众”的网络互助平台纷纷倒闭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

网络互助发展十年,正在面临着一场全行业的变革。

本文没有从产品的具体“微观”角度入手,而是从“宏观”视角出发,分析网络互助的趋势和走向。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不一样的观点。

随着政策环境、行业发展的变化,网络互助已进入新一轮的“洗牌期”,会加速一些已经陷入“死亡螺旋”的平台的退出。

【死亡螺旋】即健康人群选择性退保,会导致赔付率上升,进而引发分摊金额的进一步上涨,涨费又会进一步刺激健康人群退出,由此恶性循环,直至整个项目计划无法继续运营。

而相互宝作为网络互助的一面“旗帜”,是网络互助“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出现每月200万人退出的趋势后,引发了社会极大的关注。

相互宝是否也会陷入“死亡螺旋”,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保哥在这里说几个总结性分析:

1、相互宝采用无资金池模式,背靠阿里集团,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和最雄厚资金支持,即使行业会出台严格的监管措施,也会以相互宝为标准,所以相互宝面临的政策风险非常小。

2、相互宝的分摊金额,大概率会在2021年触达188元的分摊上限。但从2020年开始,相互宝已经悄然取消了这一限制承诺,也就是说,相互宝对于分摊金额“超限”早已有所准备。

3、虽然相互宝的价值在逐步的减弱,但仍然可以作为保障方案里的一项补充,注意!仅仅是“补充”,如果你把TA作为了“依靠”,那可别怪保哥没提醒过你。

#相互宝大家还在投吗#

以上就是关于会员宝pos机是正规靠谱吗,每月200万人退出的相互宝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会员宝pos机是正规靠谱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发请带上网址:http://www.poszjia.com/news/42698.html

你可能会喜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bsa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