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vivo手机pos机,这部手机真的完整诠释了什么叫『五彩斑斓的黑』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vivo手机pos机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vivo手机pos机
[Pro]这个词到底代表什么意思?有的厂商认为就是高配,有的却认为应该是产品定义的全面更新。手机产品的命名一向是个“学问”:一面是如何利用越来越大的数字,营造极速上升的产品升级感——跳过偶数的奇数渐进命名升级已经不能满足厂商的需求了,现在开始直接跳过个位数以十位数数字升级“快速迭代”;另一面则是在手机型号的尾缀上做文章,Pro、Plus、Max、Mini、Lite、Play、尊享版、幻彩版、时尚版、青春版……层出不穷。一个手机系列,有上好几个不同的设计、配置、功能版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蔡依林歌曲中唱到的“什么都有,什么都会,什么都Play”简直是当下各大厂商手机产品序列的真实写照:我这里什么都有,总有一款适合你。
有一些版本的命名,看上去就充满了人民币的气息:例如尊享版、豪华版;有一些版本的命名,听起来就有着亲民的意味:例如青春版、Lite;有一些版本看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Max、Mini、幻彩版、时尚版……但也有一些命名方式,则是充满了“一个词汇,各家各表”的意味,最典型的就是【Pro】。
到底什么才是【Pro】?
来源于英文单词 Professional 简称的 Pro,通常意义上被解读成会有更高的产品规格、更专业的某个单项性能或是更高端的产品定位的产品。于是厂商们对Pro的不同理解就体现在了产品定义上:有的Pro,就是典型的“高配版”,外观没变处理器升级摄像头传感器规格升级;有的Pro,则是产品形态升级——例如屏幕更大摄像头多一颗;有的Pro,干脆就是定位更高的一款独立设计的产品纳入同一个产品系列中。今天我们要讲到的 vivo X27 Pro ,更像是前面三种产品类型里的最后一种——它和 X27 本身有着看似类似但细节升级的纸面配置指标,但从外面看起来,它看上去更像是一款独立的新产品。
这其实是 vivo 一贯的【Pro】思路。
vivo 不是第一次在产品中采用【Pro】的命名,最为知名的产品就是从金属机身设计走向双面玻璃设计的X5 Pro。设计上先做到不同,是vivo【Pro】产品一贯的主张,而这一点在 X27 Pro 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从X27的“小黑管”云层多焦摄影模组的“归类”式卡片机设计,变成了完全对称的中轴线设计。而它最大的改变在于:配合设计理念的“居中化”设计,标志性的升降式摄像头也变成了中置的大型模组——表面上看起来,它拥有更“华丽”的八色氛围灯渲染前置摄像头升起时的仪式感,以及代表行业最高规格的3200万像素和回归的前置柔光灯。而在表面变化的背后,则是内部结构的巨大变化:X27 Pro 是 vivo 首款采用“双边滑轨设计”升降式摄像头的产品。为支持这个元素丰富的新中置升降摄像头所采用的双边滑轨结构,手机需要比X27这样的小型升降摄像头更多的内部空间,更何况 X27 Pro 在机身顶部,超大的升降式摄像头右侧还保留了 vivo 标志性的 3.5mm 耳机孔(似乎这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家全线还在保有3.5mm耳机孔的手机品牌)。在手机内部结构“寸土寸金”的当下,这个空间从哪里“挤”出来?
答案是:X27 Pro 把自己“拉长”了。
不知从何时起,和“显示”功能有关的产品开始有“越来越长”的趋势:主流的电视机产品跟随高清电视的制播规范从4:3变成了16:9,电脑显示器屏幕则从16:9开始向更宽的“带鱼屏”发展;手机产品在开始了干掉额头和下巴的“全面屏”运动之后,从16:9到18:9再到19.5:9。除了屏占比的提升,用户的直观体验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最大的可感知细节就是在握持宽度并未增加的情况下,可视面积快速扩大,而这也重塑了普通用户们对手机尺寸的传统观念:以往觉得6英寸已经大到“拿不下”的观念,正在被“传统机型5.5英寸机身=全面屏产品6.3英寸屏幕”的新对等关系重塑。
回到 vivo X27 Pro 身上,它是中国厂商推出的第一款新宽高比指标的手机产品:20.5:9。vivo将这样的细长型屏幕规格命名为“塔罗屏”——你想想塔罗牌的卡牌大小和普通扑克牌的大小就能轻松理解,在发布会上举了些有意思的例子:例如新近流行更换包装的可口可乐,也从矮胖的易拉罐包装变成了细长的包装。
宽高比变化所带来的最典型表现就是:X27 Pro的整机大小更像是X27机身的拉长版本,它的宽度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虽然到了6.7英寸这个听上去快成为小平板的屏幕大小,但X27 Pro的宽度只有74.6mm,甚至比5.5英寸屏幕的 iPhone 8 Plus 的78.1mm还要窄,和自家前代的X9/X21/X23宽度几乎一致。这样设计的好处显而易见:它既不会因为屏幕宽度变大让握持变成更“撑手”,也不会因屏幕变大造成像素颗粒的变大而让显示效果变得更粗糙——X27 Pro的屏幕分辨率指标为2460×1080,在屏幕拉长的同时分辨率也提升了。在屏幕大小、持握舒适感和屏显精细度之间,更修长的“塔罗屏”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明显增大的显示面积使得单屏幕内的显示内容增多,显著减少了APP信息流界面的滑动次数;在影音方面,则是大幅减少了大多数电影内容在屏幕左右侧出现黑边的情形(实际上只有两个细小的黑边);而自从手机全面屏开始风靡、“越来越长”带来的游戏左右视野的提升,20.5:9的“塔罗屏”更进了一步。回到前面提到的内部空间问题,因机身变长而增加的内部空间,为更“奢侈”的“双边滑轨设计升降摄像头”留出了足够承载的结构空间。而X27 Pro也是 vivo 首款应用10层PCB设计的U型布板的产品,加上热管散热组件,小小的内部空间里可谓是塞满了各种细节。
X27 Pro在设计上的不同不仅表现在产品形态上,更有CMF上的视觉升级。去年在NEX、X23上首度采用的“全息幻彩”设计引领了手机产品的新配色风潮,甚至到了今年还有厂商在自家的全系新品中强打“全息幻彩”设计理念。在X27的设计语言走向了“奇幻自然美学”的自然纹理风格后,X27 Pro试图在新的自然风格和张扬的全息幻彩之间找到一种奇妙的融合,它找到了两种既是自然呈现又是斑斓视觉的参照物:珍珠与母贝,于是有了 X27 Pro 这两个完整符合“奇幻自然美学”又洋溢着“全息幻彩”观感的配色:黑珍珠和白母贝。
有人笑称,vivo 自从去年在NEX的后背板上开始尝试“五彩斑斓的黑”,便一发而不可收拾,X27 Pro则是 vivo 这一系列“五彩斑斓的黑”的登峰造极之作,也是vivo首次将全息幻彩应用于纹理中的设计。应用全息+渐变镀膜工艺,这个“五彩斑斓的黑”其实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有着截然的不同的观感:室内灯光的环境下,全息幻彩的纹理异常明显,呈现一种试图在黑夜里极力绽放色彩的“炫目”;但在白天的阳光下,玻璃透过来的基底又有着蓝黑变幻的渐变色,加上浮于表面流动的全息纹理,又有了一些余波荡漾的意味……这是一部很难拍出完全相同的两张外观照片的手机。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陈设环境可以拍出它千万种色彩流动的姿态,一种不可言喻又极力想表达的矛盾感油然而生。这时候,我们恐怕才会意识到我们自身语言的匮乏。只剩下“五彩斑斓的黑”这一个俗套但却能简单直接表达的描述。
前面说到的Pro,都是形态的Pro,设计的Pro。在很多其它厂商的理解中,Pro 是必须要有对应的硬件规格的提升的,例如处理器、存储或是影像。vivo 没有把 X27 Pro 做成一个简单的X27高配版,例如处理器还是骁龙710,存储规格也维系在X27就有的 8GB RAM+256GB 存储空间的规格——这样做的坏处,可能是无法得到线上性价比高配用户的青睐。但在丰富的周边细节上,vivo选择了用富功能化来丰富产品应用场景的路线,典型如独立的 Hi-Fi DAC AK4377A和 2.9μm大像素夜视摄像头的加入。
说来也是好玩,在3.5mm耳机插孔的去留成为业界和消费者争执的话题的时候,越来越多厂商选择用相对平价的产品保留耳机孔,而旗舰产品去掉3.5mm耳机孔,给出来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例如高端用户会直接购买高品质蓝牙耳机收听音频、高端手机产品内部空间有限设计有难度等等等等……但高端手机有更优质的有线音频聆听体验,难道不是一个“理所应当”的事情?“Hi-Fi手机”起家的vivo,虽然在近年不少产品中开始削减已经不太成为消费者敏感卖点的Hi-Fi特性,但全系保留3.5mm耳机孔的坚持,已经是目前市面上独此一家的存在了(三星已经开始在A系列中取消耳机孔)。除此之外,vivo也认同更高端的产品应该有更好的音频体验这一观点,所以你能看到vivo反而在更贵的机型上配备更好的有线音频规格,而不是去掉它。旗舰产品系列NEX,拥有目前国内市售产品中最高端的前后级解码耳放SIP封装音频架构,而去年在NEX双屏版及X23上应用的AK4377A DAC则继续延续到了X27 Pro身上——这个价位段的产品,还保有3.5mm耳机孔和独立DAC,的确算是市面上的稀缺产物了。除此之外,vivo首次在X27 Pro上引入“人耳定制音效”:它既不是简单的EQ均衡器也不是模板化的音效设置,类似于三星 Adaptive Sound 的多频段自适应音效,目的是帮助不同频段听力状况不同的用户找到最舒适的听感。尤其是对于高频听力衰减的年长用户而言,提升高频的听感可以提升聆听的细节通透度。
那颗去年搭载于NEX双屏版上备受好评、用于小视频拍摄、能极大程度的提升夜景拍摄的亮度并减少噪点的2.9μm夜视摄像头,同样继承到了X27 Pro的身上。而为了方便用户拍摄小视频,X27 Pro的拍照界面中直接集成短视频入口,实时滤镜、实时美颜以及之前成为热议话题的“实时美体”一应俱全。有趣的是,这颗vivo首家在手机产品中使用的夜视摄像头,近期也被另一家手机品牌引入产品中。不管是前面的“全息幻彩”设计还是这颗夜视摄像头的采用,“前瞻性”三个字在vivo的产品中得到更深层的体现。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拍照部分,IMX586、超广角、超级夜景、Super HDR超级逆光以及最新加入的超级微距功能一应俱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次X27 Pro在拍照色彩风格上的“进化”,特别是超广角镜头直出的色调变得更加具备“观赏性”,而两种不同风格的明星滤镜“刘雯滤镜”和“肖全滤镜”给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气质。正好前几天在香港用X27 Pro拍摄了一组照片,较前代产品更有风格化的调色以及硬件配置的提升,令X27 Pro真正成为了一部白天黑夜都可以完美应对的拍照手机——除了没有光学变焦能力。在X27系列发布会的现场,笔者也曾问过产品经理韩伯啸和赵典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是“5倍以上的光学变焦会更有价值”。这话里有话的细节,是否预示着很快下一个【Pro】就会……
美好的愿景,还是留给时间来印证吧。
vivo X27 Pro 拍照样张
超广角 肖全滤镜
微距模式
肖全滤镜
超级夜景模式
SuperHDR逆光场景
\ufeff超广角模式
\ufeff微距模式
超级夜景模式\ufeff
超级夜景模式
当然,早年的vivo产品也有被人诟病的一面,例如NFC功能的缺失。实际上,早在六年前的 Xplay3S 上,vivo 就已经为其配备了 NFC 功能。但由于当时的移动支付的掣肘,NFC 的作用并不明显,vivo 在后续的机型并没有继续搭载这一功能。但在银联这几年快速推进POS机改造,以及各大城市智慧交通建设的当下,竞品手机品牌纷纷快速提供多城市公交卡和完整的银联支付功能支持,NFC功能的缺失令不少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对vivo总有种“说不上来”的抱憾感——这个遗憾在今年早前的iQOO身上终结了,不仅搭载NFC功能,而且一上来就支持160多个城市的交通联合公交卡。到了X27 Pro的身上,不仅支持公交卡还支持银联二维码的直接接入。但相较于其他品牌公交卡、银联闪付、门禁卡甚至eID的加入,vivo在NFC上的进度还需要更快一步——但凡用上了NFC支付的用户一定不想回到那个要手动调出二维码,还得看所在区域网络信号脸色的条码支付方式,更何况……大手笔的银联还在四处撒钱搞补贴促销呢。
当我们把上述所有的X27 Pro的特性全部回溯一遍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部挂着【Pro】名号的产品,其实和它的同门产品X27已经落入了完全不同的产品方向。你说它是形态升级版也好,甚至压根是另一部新概念产品也罢,X27 Pro用全新的形态和更丰富的应用场景细节来诠释了vivo对于【Pro】的理解:Pro应该有更大胆的审美趋向、更前瞻的技术趋势、更全面的应用场景和更时尚的整体表达。集合了多项“首次/独家应用”的X27 Pro,在3998这个并不便宜的价位上未必是很多人心目中“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但它可能是最新形态、最具风格、最广泛应用场景的一款——甚至我们能从它身上看到一些vivo未来旗舰的影子。
这或许就是【Pro】真正的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vivo手机pos机,这部手机真的完整诠释了什么叫『五彩斑斓的黑』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vivo手机pos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