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机代付商户,「创想群说」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那点事儿

 新闻资讯  |   2023-05-17 11:35  |  投稿人:pos机之家

网上有很多关于pos机代付商户,「创想群说」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那点事儿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pos机代付商户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pos机代付商户

pos机代付商户

《金卡生活》杂志

中国银联 主管主办

理论研究 实务探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系联动优势华中区域总经理

银行与非银行支付机构,从最早的专业化服务合作模式发展到现在,这两个业态已经成为金融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两个业态通过深入合作实现互补,并且逐步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银行与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前世今生

银行招募专业化公司。在2007年,银行主要看重资产、负债类业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存贷业务,当时其在银行业务中的占比为95%,而像承兑汇票、银行卡收单这些表外业务占比不到5%,当时各家银行均在大力发展自己的信用卡业务,尤其是商户受理环节,有点类似于现在做的银行二维码业务,由于自建销售、运营团队成本太高,于是银行开始招募一些有实力的专业服务公司,如银联商务、杉德、宇信来合作进行收单业务,专业化公司负责商户拓展、运营维护,银行负责风控和终端密钥下发,同时各家银行开始自建本行的大间联系统,例如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和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都是从2007年开始自建系统;很多专业化公司也是后来非银行支付机构的雏形,为了大力发展业务,和多家银行建立了合作,所以当时的模式非常简单,参与方就是银行、银联、专业化服务机构、终端厂家,模式即分润和固定服务费。随着收单业务的发展,银行开始逐渐规范,设定了服务商和机具提供商的入围条件。

银行加强合作,非银行支付机构跑马圈地。2011年后,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第一批支付牌照,各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在2012年开始跑马圈地,大力抢占市场,与银行相比,非银行支付机构政策灵活,对银行的收单业务形成很大的冲击,银行逐渐做出调整,在保持与专业化团队合作的同时,开始和收单机构展开业务合作,在线下方面以收单机构的产品为主,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同拓展客户,结算账户落地银行,分润归收单机构,通过这种模式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在线上通道合作方面,银行已经开始重视结算类业务,并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而非银行支付机构出于降低自己的清算成本和满足客户对资金使用的一些需求的考虑,和银行展开类似代收代付、银企直联、代扣等通道合作,同时针对商户的需求,银行也为非银行支付机构做了资金上的垫资。在这个阶段,银行无论是线下收单还是线上通道合作,与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作较以前更为紧密,银行在资金和结算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非银行支付机构利用银行通道和自身开发的能力做出整合。

银行强化支付能力,非银行支付机构转型。2014年后,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BAT对于银行形成较大的冲击,银行为了增加自己的线上获客能力,开始调整组织架构,成立了电子银行部和网络银行部,主要强化线上和移动支付能力,但银行的产品开发都集中在总行,为了更好的发展创新业务,各地分行也在寻找一些非银行支付机构和互联网公司来丰富自己的产品。由于价改等因素,支付利润更薄,各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始转型为创新型非银行支付机构,例如,武汉擎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了一些针对企业类客户,针对企业上下游的资金归集类产品,像可乐、蒙牛、酒类的企业类客户,在全国拥有上万家下游分销商和零售商,这些下游客户会向上游订货,通过当时的产品发起一步付款业务,同时解决了企业的订单信息和资金信息的整合,提高了效率,而下游的客户都拥有自己的收款业务。对于银行来说,所有的下游资金归集到上游企业账户,解决了银行现金流入的诉求,同时银行根据下游的订货信息数据提供金融业务,所有的交易存在于一个封闭的场景,非银行支付机构通过对企业客户信息化改造,客户黏性大大增强,此类合作体现了银行作为主动脉,非银行支付机构作为毛细血管的紧密合作模式。

银行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均重视移动支付,参与方增多。2016年作为移动聚合支付的发展元年,涌现了大量的移动支付的城市服务商和聚合支付机构。微信前十大服务商主要是威富通、收钱吧、钱方之类的第四方聚合支付机构,威富通之类的机构专注于服务银行,为银行提供技术平台服务;收钱吧、钱方、利楚这类的聚合支付机构专注于解决商户收款问题;还有一类机构,如华阳信通、海鼎则专注于垂直零售门店收银一体化服务。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在2016年上半年之前参与移动支付业务并不多,2016年6月,微信开始清理从事“二清”的第四方聚合支付机构,各家银行开始接入移动支付业务,通过自身的客户资源直接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同时银行把移动支付业务面向社会渠道开放,2016年9月,价改推动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各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始重视移动支付业务,但是由于非银行支付机构之间不得相互反接,所以非银行支付机构向银行获取移动支付接口,把移动支付业务整合到原有的POS终端上,银行通过和微信、支付宝合作,迅速在市场上拓展了一批KA终端客户,也发展了一些非银行支付机构、第四方聚合支付机构的渠道客户,银行同时利用与支付宝、微信的合作,在线下寻找入口,陆续开展了一些智慧城市、医疗、缴费等项目,比如兴业银行武汉分行做了一些医院公众号挂号缴费的项目,效果良好,而非银行支付机构目前在移动支付合作中更倾向于第四方聚合支付的模式,整合全渠道的支付场景,形成银联扫码、刷卡、支付宝、微信、小额免密支付等全场景支付能力。在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下,参与方越来越多,如银联、支付宝、微信、京东、收单机构、系统集成商、终端硬件厂商、互联网软件提供商等,移动支付让各种支付业态百花齐放。

支付行业经过了1.0、2.0、3.0的发展,技术越来越成熟,在移动支付中,用户通过固有的行为模式完成支付,支付后的大量粉丝用户的行为模式形成大量的数据信息,通过这些数据信息衍生出更多的盈利模式和路径,如朋友圈广告、金融理财、电子商务、公众号营销等等,盈利空间也越来越多。

非银行支付机构从最早的为交通银行提供专业化服务到现在与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进行合作,双方联系越来越紧密,银行也愿意和拥有创新能力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展开合作,银行逐渐成为开放性平台,让创新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进来,通过与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作,银行发展了自己的结算和存贷业务,非银行支付机构通过自己的产品创新,获取支付手续费和大数据、增值业务的收益,双方利益逐渐最大化。

实习编辑:王海银

以上就是关于pos机代付商户,「创想群说」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那点事儿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pos机代付商户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发请带上网址:http://www.poszjia.com/news/46253.html

你可能会喜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bsa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