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瑞银信pos机改商户名称,刷新第三方支付罚单纪录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瑞银信pos机改商户名称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瑞银信pos机改商户名称
严监管态势下,第三方支付机构最大罚单再被刷新。
日前,央行深圳支中心开出6张罚单,合计罚款6201.5万元。其中,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银信”)因违反反洗钱等规定被罚6124万元,3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35.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瑞银信旗下瑞银信、瑞和宝、瑞大宝、瑞刷4款APP还因隐私权限不合规被国家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中心 (CNAAC)通报。
违反反洗钱等规定
吃第三方支付最大罚单
公开资料显示,瑞银信成立于2008年,为银行提供非核心业务外包服务,2014年7月获得央行发放的第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其旗下产品主要包括面向特约商户的APP“瑞易生活”、面向瑞+商户的APP“瑞+生活”、移动展业APP“瑞+服务商”。
央行深圳中心支行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瑞银信存在超出核准业务范围、未按规定建立有关制度办法或风险管理措施、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等5项违法行为,罚款金额6124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7月,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合计被罚没5939.41万元。据了解,该罚单创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最大罚单记录。而此次瑞银信的罚款金额超6000万,刷新罚单记录。
此外,瑞银信还有3名被罚的相关责任人被罚,合计被罚35.5万元。
其中,时任瑞银信副总经理徐慧的违法行为为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被罚金额为17.75万元。
时任瑞银信业务运营部总经理龚月平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等违法行为,被罚款12.75万元。而时任瑞银信风险控制部总经理的覃周,因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被罚款5万元。
年内被罚近8000万元
已失3省份银行卡收单业务
记者梳理发现,瑞银信近年来多次收到罚单,仅2020年以来三个多月时间,其被罚总额已近8000万元。
1月10日,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公布的罚单显示,瑞银信重庆分公司存在违反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被处以809.5万元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员共处以15.4万元罚款。
同日,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公布罚单,瑞银信浙江分公司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被央行杭州中心支行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502.77万元,并处罚款499.46万元。罚没金额共计1002.23万元。
记者注意到,在近年收到的罚单中,瑞银信屡次被罚的原因主要是违反反洗钱规定、银行卡收单业务违规和非银支付业务违规。同时从瑞银信以往的罚单可以看出,央行对该类违规行为的罚没金额正在逐渐加大。
关于“屡罚不改”以及此次收到巨额罚单后的整改措施,记者致电瑞银信方面,但截至发稿,暂未有相关负责人对此作出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7月10日,瑞银信通过支付牌照续展。央行公布的信息显示,瑞银信此次续展后,支付牌照的有效期为2019年7月10日至2024年7月9日,许可内容包括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除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外地区)。
这也意味着,瑞银信的经营业务范围被压缩。其中,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3个省份不得开展业务。此前,瑞银信、瑞银信青岛分公司、瑞银信广西分公司均因违规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有被央行处罚记录,涉及金额从2万元至12万元不等。
易观支付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支付行业今后将仍然保持强监管。除反洗钱方面监管加码外,银行卡收单业务违规和非银支付业务违规也是支付机构遭罚的重灾区,当前,现有头部支付机构已经形成很强大的行业壁垒,中小支付机构要想真正做好或实现盈利,就要多接触真实商户,做好风险管控,尽早构筑自己的护城河,力争在某个领域做深做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范辉 樊梦迪
瑞银信pos代理2021政策?
瑞银信pro招商政策
瑞银信Pro 全新Mpos产品
1.分润返现秒结,无需财务
2.0.47+0结算 笔数都给代理
3.商户更优质,养卡
4.瑞银信用户再注册算激活
5.市场空白,C端裂变有分润
刷101就激活,不冻结客户资金,0.5+3至0.6+3费率,无押金奖励160+108,押金版奖励248+108 ,签约1000台赠送50台!
以上就是关于瑞银信pos机改商户名称,刷新第三方支付罚单纪录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瑞银信pos机改商户名称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