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pos机商户93开头,70后零售老司机VS90后银行客户经理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pos机商户93开头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pos机商户93开头
文 / 不死鸟、Marisha(华夏银行成都分行),本文是九卦金融圈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谢绝转载!
九卦姐:这是九卦姐收到的一篇投稿,作者不死鸟和Marisha是华夏银行成都分行一位70后个人业务老总和一位90后银行客户经理,他们身在银行零售一线,在这波互联网浪潮中受到的冲击最大,感受也颇深。
作者在文中提到一个观点:凡是传统银行的标准化产品,都将受到互联网的重大冲击。判断何为标准化的产品只需一个思路:产品+互联网能否取得成功。这是不是耸人听闻?这个思路能否在一开始可以帮助传统银行对未来业务进行合理预判,扬长避短,在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传统银行受到三大冲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银行的标准化产品成为互联网金融眼里的“香饽饽”,余额宝是货币基金+互联网,微粒贷是综合消费贷款+互联网,广发银行与淘宝联合推出的“淘气值”办理信用卡一年发上百万张卡,这些无疑都是标准化的产品,在互联网大数据功能的加持下,凭借强有力的推广,业务量得到爆发式增长,传统银行受到持续不断的震撼冲击。
第一波冲击应是2014年支付宝与天弘基金设立余额宝开始,短时间内天弘基金公司就在知名度不高且没有大量品牌宣传的情况下脱颖而出,成为国内首家突破万亿规模的基金公司。
第二波冲击来自于2015年微众银行成立,其主推的“微粒贷”采取定向推广模式,目前累积放款近2000亿元,利率18%,户均贷款0.8万元,真正解决了小微客户对消费金额快捷和便利的主要需求,吃掉了传统银行的部分份额,虽然整体体量有限,但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呈几何倍数地做大规模绝非难事,无非是时间早晚。
第三波冲击来源于收单业务,2015-2016年微信和支付宝主导的二维码支付在临街商业中以强有力的推广模式,成功推翻传统银行的原有地位,使得反应迟纯的传统银行在收单市场全军覆没,现临街移动交易93%的份额已经是微信和支付宝,商户结算仅用手机即可迅速完成,传统银行POS使用频率接近为0。
下一步传统银行还将面对什么样的冲击呢?从内部来看,肯定是人员结构和工种的大幅变化,还有薪酬体系的重大变革;从外部来看,凡是标准化的产品,只要具备与互联网叠加的可能性就会受到巨大冲击。如果没有央行的强力保护,传统银行生存将极为困难,中小银行被合并或消失绝非耸人听闻。
当然,以我国国情,互联网公司全面干掉银行还不太可能,但提前应对未雨绸缪是传统银行人必须思考和布局的事情。目前,大部分银行正力推自己的二维码去对抗微信和支付宝,银联也于6月2日正式推出汇集各银行二维码的银联二维码;此时应对,虽然慢了,虽然晚了,但是,种树,十年前最好,其次是今天。
三大冲击究竟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以迅雷之势占领市场,令传统银行在原有优势行业蹒跚前行,其拳头产品基于大数据背景出台,震撼市场,现就“余额宝”、“微粒贷”和“二维码”三类产品的主要情况和对银行的影响说起。
余额宝
2013年,天弘基金通过推出首只互联网基金——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余额宝),改变了整个基金行业的新业态。余额宝事实上是一款非常简单的产品,基础核心是货币基金。众所周知,货币基金面值永远为1元,每月分一次红利,买卖基本没有手续费用,赎回时一般三天到账,收益率通常在3%以内,和银行天天理财收益率相差无几。目前,全国有至少几十只货币基金,其收益和到账时间等方面均无太大差别。
余额宝仅仅只做了一件事情——将赎回时间由传统的三天变成实时到账,就使余额宝基稳居国内最大单只基金,其对接的天弘基金成为国内用户数最多的公募基金公司。
其实,余额宝无非是利用互联网将全国当天申购的款项用于支付当天赎回,通过这一简单的事情,利用了全国的流量,就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余额宝的收益高于一般活期利率,但是产品依然属于活期序列,可随时支取;第二,余额宝的理财起点金额仅需要100元,银行的理财产品最低5万。
货币基金产品构成简单,风险几可乎略,这就是一款标准化产品加互联网,在产品上取得了“公共汽车”效应。同时,以互联网的宣传营销能力,分分钟干掉其他基金公司,天弘基金直接从基金公司的小弟变身为大哥,成了2014-2015年的基金规模大赢家。
对传统银行而言,余额宝的出现使同一款产品在收益相同的情况下,到账时间有了3天和实时的区别,稍微有点网络知识的客户将不再选择银行代销渠道,这影响了代理业务的发展。
但更为核心的是,日常不受关注的5万以下小客户尤其是传统银行的代发工资客户,他们的活期存款转到了余额宝造成了银行活期存款的下降。正是由于余额宝的横空出世,拓展了大众理财的渠道,在余额宝强大的资金聚拢效应影响下,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应对挑战,比如平安银行推出“平安盈”、民生银行推出“如意宝”、中信银行联同信诚基金推出“薪金煲”、兴业银行推出“兴业宝”和“掌柜钱包”等。这些银行系“宝宝军团”多为银行与基金公司合作的货币基金。
不过,“宝宝军团”的出现,并未影响到余额宝中国第一大货币基金的地位。
微粒贷
“微粒贷”是腾讯微众银行面向微信用户和手机QQ用户推出的纯线上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2015年5月在手机QQ上线,9月在微信上线。“微粒贷”采用用户邀请制,受邀用户目前可以在手机QQ的“QQ钱包”内以及微信的“微信钱包”内看到“微粒贷”入口,并可获得最高30万元借款额度。
微粒贷是微众银行背靠“腾讯”大树推出的小额消费信贷产品。
微信目前拥有8.9亿用户,微众银行通过大数据的掌握和运用对用户进行精确画像,能够全面了解用户的爱好、需求、投资偏好等,同时还能较为准确的判断客户的风险状态,为授信类产品提供较为精确和完善的预判。
微信主要功能中的交友范围、电话费使用情况、水电气费、罚款缴纳、代驾服务、转账情况甚至红包发放频次及力度,都能有力的判断客户经济水平、职业情况、社交范围等;QQ主要功能中的会员时间、服务费支出、各类群加入情况及QQ音乐等产品等也可以预判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创新能力、消费水平及生活品味。
以具备传统银行多年信贷经验的客户经理来看,这一系列具体数据的结合和运用不仅会对客户需求的判定产生重大作用,还可以为授信类业务提供重大风险预判依据,其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大于房产、土地等抵押物的最终风险手段。
“微粒贷”事实上也是一个标准化贷款产品,属于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担保方式为个人信用。微粒贷一方面集合了银行的资金,另一方面提供了海量的客户备选,8.9亿用户中优中择优,在大数据运用中极为简单,需要的仅仅是规则制定者和网络支持。以先进的科技和数据手段开发和管理客户,无论在客户需求开发还是授信风险判断基本上以“法治”替代了“人治”,除了规则设定者和技术人员,该种产品对营销人员和信贷人员需求基本为零,人力成本也将得到极大的控制。
传统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说一千道一万,90%都是房屋抵押贷款,且90%的实际用款主要用于经营或投资。
消费者在面临资金缺口时,绝大多数时候可通过人情借贷得到解决。当消费者放弃使用个人借贷满足需求,转而选择银行信贷解决资金缺口时,消费者往往会面临速度慢、审核条件苛刻等不利因素,而真正的消费需求普遍体现为额度小、速度要求快。
于传统银行而言,抵押贷款办理周期至少2周,信用贷款至少一周的办理周期,绝大部分愿意付出如此时间成本取得银行贷款的需求根本不可能是消费需求,事实上是投资或生产经营需求,和消费信贷几无半毛钱关系。
特别还需说明的是,近几年国家多次提及“普惠金融”的概念,谁紧跟这个思路并能率先落地,谁就在政策上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无论是“余额宝”或“微粒贷”,都是在80%的大群体低贡献客户中践行“普惠金融”的概念,在获得长尾效应的同时还能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这点值得借鉴和学习。
二维码
在移动支付领域,银行、银联几乎已全面落后于支付宝、微信支付。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显示,2017年一季度,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8.8万亿元,其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包含微信支付和QQ钱包)一季度市场份额分别为53.7%和39.51%,两者共占据市场份额93.21%,保持绝对“双寡头”优势。
《经济观察报》报道称,二维码支付在国内最早是银联研发的。但现状是什么?
据说彼时,央行以二维码支付安全性存疑,需要等待安全验证为由,联合工信部暂停线下二维码支付服务。银行、银联的二维码支付在市场中暂时偃旗息鼓。2014年9月,支付宝、微信支付即再次布局二维码支付。2015年四季度,支付宝借助“饿了么”平台强势上线推广其二维码,微信则借助其庞大的客户群体作为谈判条件进驻了中小型商业体。
今年以来,各类科技公司则利用技术手段,强力推广聚合支付,二维码支付已成为支付结算中极为重要且普遍的结算工具,现在卖水果卖土豆的小商贩都可接受二维码主扫付款已经不是玩笑,而是事实。
二维码是近年新兴的支付手段,于我国国情而言,监管一定是晚于产品的,而微信和支付宝两大互联网巨头极好的利用了这一时间差,仅用一年时间就干掉了在临街收单市场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国有银行,专业市场收单业务因金额大、频次低暂时还未受到特别明显的二维码冲击,但是,暂未并不代表不会,传统银行需要引起警惕。
二维码支付是以付款方(客户)作业为主体细分为主扫为被扫两种模式,主扫是付款方扫描商家提供的二维码实现支付,金额由付款方自行输入;被扫则是付款方打开自己的二维码由商家持扫码设备实现支付,金额由商家输入。
之前出现的主扫模式一般存在于小商家,他们仅需打印出自己收款的二维码,由付款方自行输入金额完成支付即可,这种支付方式一般不支持信用卡交易,相当于付款方把微信钱包或支付宝余额里的钱付给商家。相对应的,中大型商户一般不支持主扫模式,通常会选择安装智能POS,使用智能POS或配套的手机扫描付款方二维码实现支付,这类支付就可支持借记卡和信用卡。主扫模式排除信用卡交易,主要原因在于入网商户的准入要求不高、不得随意完成套现而设置。被扫模式则体现了正规商家的合规性和相对地位,支持客户使用信用卡结算。
进入2017年,“钱方”“收钱吧”“微生活”等科技公司打造了“四方支付”概念,以聚合支付的方式(同时支持主扫模式的全部二维码产品)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居然完成了主扫模式使用信用卡的功能开发,笔者近期在水果店完成的二维码主扫交易就是通过扣华夏信用卡的额度完成购买。
2016年从实质上讲是二维码发展元年,这一年二维码走向了中国的大街小巷,微信和支付宝通过社交和外卖两个场景实现了历史性的发展,现移动支付交易量的93%由这两家公司把持。反观银行方面,虽然也有二维码推出,但整体占比极小,对市场影响几可忽略不计。而某些银行的二维码支付板块,到目前仍然在测试阶段,还没完成二维码推出,快捷支付这一步,传统银行还能翻身吗?且听下一篇文章分析。
编辑:妍喵
以上就是关于pos机商户93开头,70后零售老司机VS90后银行客户经理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pos机商户93开头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