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二手自备pos机,线下二手车交易的这些坑要当心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二手自备pos机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二手自备pos机
二手自备pos机
■本文摄影:张佳琪
随着机动车的日益普及,二手车的交易日益频繁:除了线下的二手车销售门店,一些网络二手车交易平台越来越受到是市民青睐。
因为车辆专业性的技术壁垒,普通消费者往往很难对二手车的实际车况、性能做出科学的评判。一些二手车在发生重大事故后,甚至故意规避进4S店修理,进而导致维保记录无法如实记录在案,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少购车隐患。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隐患不仅存在于线下的二手车销售门店,甚至同样可能发生在线上的二手车交易平台。
2017年3月30 日,刘先生在上海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一辆二手奥迪Q7 越野车:“购车前,我曾多次询问这家公司,车况到底怎样?公司的销售人员董某和主管崔某信誓旦旦的说,这辆车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不是事故车。”
在得到销售方关于车况的承诺后,双方商定车辆转让金额为48 万元整。刘先生当场分两次用POS 刷卡交纳定金5 万元。2017 年5 月9 日上午,刘先生付清尾款后,提车离开了这家二手车销售门店。
“开了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这车总不太顺手,不知道哪里有问题,就打算换一辆车。”
去年8 月24日,刘先生开着这辆车前往沪南路的一家知名二手车店铺,进行销售前的车辆价格评估。“车辆检测后,店方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是一辆受损严重的事故车,怀疑有2个以上气囊爆开的迹象,车辆在主梁及A、B、C 柱都曾受损且都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
■车辆检测报告
这家二手车店的检测人员告诉刘先生,该车受损严重。刘先生很疑惑,以为是这家二手车店有意压价,才做出不利于他的检测结论。于是,去年8 月25 日,他又把车开到芳甸路附近,一家网络二手车交易平台的监测中心,现场对该奥迪车辆进行了车况检测及价格评估。
检查完毕后,车辆评估人员做出了与上一家二手车公司评估相近的结论。
刘先生还不死心,去年8月29 日,他又委托上海某知名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进行车辆检测。检测结果为:更换前保(前保险杠)、左右前叶、局部做漆;前防撞梁更换、B 柱整形、A 柱整形、左右A 柱气囊开,主副驾疑似气囊开。车辆铭牌车架号与行驶证车架号不符。
在检测过程中,刘先生海了解到,这辆车卖给他之前,还有调表的记录:2017年3月29日保养时,里程为71400公里;2017年4月11日保养时,里程为62100公里。近10天时间,这辆车的里程倒退了9300公里。
■车辆维修履历显示:2017年3月29日里程数为71400公里,而4月11日却显示为62100公里
在车辆过户之前,刘先生是否对车辆进行过复检呢?
刘先生说,的确做过。但是这家验车公司是销售方指定的。“他们利用我们买家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弱点,没有对车辆进行深度检测。”回忆起那次验车过程,刘先生说就跟做一次保养差不多,“他们主要是对操作系统进行检验,没有对车况进行彻底检查”。
记者问,那个检测报告你认可吗?刘先生表示,因为不具备专业知识,他当时没有提出异议。
14日下午,该二手车交易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初车辆送去复检时,公司也派人陪同了。“我们看他交完钱,车子已经开始检查了,我们的人就回来了,没有跟进到底。后来他们怎么检的,我们这边不知道。”
对刘先生指称车辆为一辆事故车,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不可能。“车收进来时,我们已经做过检测,检测显示车子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我们就不会收进来。有问题的车收进来,卖给谁?”
这家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刘先生的三次检测报告,都不认可。
“他要把车卖给人家,人家当然要压价。他那些检测报告,都是复印件,没有图章。”该负责人说,这几家检测单位不是双方认可的,也不是相关部门指定的。
不过,该负责人对刘先生的这些检测结果也留有余地。“如果相关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做出的检测结果,也认定是我们的问题,我们认赔认罚,无话可说。”
“249项专业检测,精选放心车源。”赵女士说,她是听了人人车的广告,才去该平台上搜车的。
“奔驰-B级2009款,B200 豪华型,跑了不到6万公里,车价只要8.2万元。”3月4日,她在人人车平台上看上这辆车后,一眼就看中了,然后跟丈夫两人在人人车的平台里翻出车辆的详细信息,对车况做了一番认真的研究。
平台里公布的《二手车车辆检测合格证》上现实,这辆车的初检是高级机动车检测师黄师傅做的。简要报告声称:“经检测,该车多处喷漆,外观无更换,外观多处有瑕疵,灯光系统正常。内饰整洁,电子系统正常。发动机、变速箱工况正常,怠速规律无抖动,转向灵活。个人一手车,综合车况良好。”
赵女士的丈夫潘先生说:“一辆二手车子,车身喷喷漆,外观有点瑕疵这是在所难免的。发动机、变速箱工况整车,这比什么都好。”而且,黄师傅的报告说综合车况良好,他们当即跟平台约,下午去看车。
看车地点在宛平南路某小区内。
“我们在人人车销售人员的带领下,把车的外观看了看,跟初检报告上描述的差不多,根本就看不出问题。然后就试驾了一下,也没有发现问题。我们就诚心要买这辆车了。”赵女士说,人人车的销售人员当即就让他交钱。
赵女士按照人人车销售人员的要求,用支付宝向人人车平台支付了3500元的服务费,又向卖家费先生支付了5000元的“定金”。
“我们当时就提出质疑:定金为什么要付给卖家,而不是付给平台?人人车的销售人员说,他们一直是这么操作的,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赵女士说,后来出问题了,人人车的人提示她看合同,发现合同上的确是这么规定的。
在车辆过户前,卖家还需要把车子开到人人车指定的检测场所,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检”。合同上载明,这次“复检”是双方交易的法定依据。根据三方约定,3月6日下午,卖家把车子送到沪南公路某检测中心,车辆的真实状况正式出炉。
“一看到那个检测报告,我傻眼了。”潘先生说,报告上明白写着:“底盘托底变形,元宝梁托底,护板破损,右前内球笼破损,油水混合痕迹,排气管托底全车改色,右后小灯不亮,内饰磨损,车况磨损与实际公里数不符,前刹车盘更换,天窗打不开,仪表盘中间右侧改装。”
网签合同上,车辆的里程数是5.96万公里,而潘先生通过相关途径查到的信息是,该车最后一次在4S店检修时留下的里程数是67568公里,时间是2015年5月23日。
潘先生说,在诸多问题当中,车子有“油水混合痕迹”是最忌讳的。潘先生当即问检验方,这个问题修理好,需要多少钱?“检修人员进去问了一下,出来跟我说,大概要3500到4000元。”
此外车子的天窗打不开,遇到紧急情况,这个瑕疵就是致命的。潘先生说,由于这个检测结论跟初检结论差距太大,当时他就不想要这辆车。
“因为我爱人上班,这次验车时就没有来。车是她看上的,也是她想买的。现在这么个状况,我就要问她,这个车还要不要?”潘先生说,他在现场打电话跟爱人沟通,他爱人了解到真实车况后,也表示不要这辆车了。“就在我打电话的时候,卖方夫妻俩借故离开,没有给我当面交涉的机会。”
在后续交涉中,卖方对人人车指定的这家检测中心提出质疑,要求去奥迪4S店复检。双方约定3月11日去某4S店验车,但是潘先生和赵女士等了一下午,卖方都没有露面。
卖方给潘先生发来短信:“潘先生,这件事我想跟你解释清楚,首先你我之间已签订了买卖电子合同,且受到合同条款的约束与保护,同时我这辆车事先也经人人车专业人员通过检测才挂在网上销售,对车况的描述,介绍都是人人车所为,我本人在网上所挂的价格也是同人人车商议才报出了价格,对于这次的交易,我本人也没有发表过任何不实预言。所以我可以很负责任告诉你,既然合同有效,定金也是人人车要求你付的,我觉得理应是我该拿的,你认为有异议,也应找人人车。”
对于服务费,人人车方面也没有退还。潘先生说,人人车方面给出的理由是车主不退定金,他们就没法退服务费。
“明明是人人车和卖家的错,他们却互相推诿。可是我的钱实实在在掏出去了!”潘先生说,“这哪里想是在卖车啊?分明是在设局嘛!”
潘先生说,3月4日看车的时候,为什么很快把定金和服务费交掉了,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确想买这辆车,而且人人车已经对车辆已经初检过了,他们认为检测结果真实可信。“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对人人车太相信了。”
关于赵女士的这笔交易中止,人人车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是因为他们在复检中,发现了这辆车有问题,所以主动中止了交易。
在合同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条款:“若在车辆复检时出现不符合丙方提供服务的车辆标准,包括但不限于重大事故车、水泡车、火烧车,以及其他车况不符等情形,丙方有权终止提供居间及相关服务,解除本合同,不视为丙方违约,但丙方应退还乙方服务费。”
可是,“丙方”在“主动”喊停交易后,“乙方”不但没有拿回给甲方的定金,连“丙方”应退还的服务费,也还没有退回来。
“按照合同条款,如果甲方不退还我们的定金,我们只能到法院起诉。而合同还约定,我们必须到丙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法院去起诉。”潘先生了解到,北京人人车旧机动车经纪有限公司所在地在北京市朝阳区。
“为了5000元钱,我们到北京去打官司,路费、住宿费、餐饮费、律师费,那肯定不止5000元。”潘先生无奈地说。
实际上,今年1月25日,新闻晨报曾刊登《“人人车”被指销售“调过里程的车”》,报道过几乎“同款”案例。14日上午,报道中的投诉人虞先生告诉记者,后来几经交涉,他交出去的2000元定金终于要回来了,但是千里迢迢去重庆看车的旅费2000余元,只得自己承担。
记者:我注意到,合同里面关于丙方权责条款中,明确讲“人人车提供的检测结果不对车辆状况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承诺、担保及承担责任。”那么,人人车在车辆上架时为何要进行初检?这样是不是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人人车:“初检”是为了保证上架车源的品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二手车。但是由于初检的检测条件等原因,初检不能全部反映车辆的真实状况,所以,在交易中我们还要对车辆进行一次深度复检。只有通过249项检测的车,才能享受人人车一年/两万公里的质保。
记者:合同要求卖家如实陈述车况,人人车如何保证卖家做到“如实”?有没有向平台交保证金?
人人车:我们目前正在公司推行的,是在我们的平台收取买卖双方的保证金。如果某一方出现了违约,就可以保护另一方的权益。另外我们在合同里也对买卖双方进行了相应的条款约束。
记者:人人车在格式合同中要求买方把定金直接交给卖家,对这笔钱人人车如何监管?如何保证买家的资金安全?而且这个问题还不是第一次出现。
人人车:卖家不退定金,我们将向买家先行垫付。3月14日下午我们已经把垫付资金打到用户卡上。
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业内人士表示,首先要确认车辆的手续是否齐全、有效、一致,这个因素决定了车辆是否能够正常交易过户;其次,车辆的年份和里程是车辆使用强度的重要指标,对车辆的技术状况影响巨大,是车辆基础价格的关键;再次,车辆当前未处理的故障和瑕疵是构成车辆后期使用成本的重要依据,对车辆的价值有重要影响;事故及维修痕迹是车辆在使用历史上由于碰撞等原因对车身及一些机械部件造成损伤并遗留的碰撞或维修痕迹,此类情况往往对车身性能及寿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是买二手车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此外,泡水或火烧车辆是特有的事故情形下,对车辆造成的严重破坏,是买二手车时所特别要警惕的,通常为买家所拒绝。
那么,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查出车辆的事故记录呢?
该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主要是通过4S店的历史维修记录来查询车辆的事故记录。但是有些车主为让掩盖事故,方便车辆交易,不把事故车送进4S店维修,这样,维修记录就无从查询了,买家只能通过验车才能得知。
“目前网络上有多款查询车况的APP,这些APP也只是抓取4S店的维修记录。如果车辆不进4S店,APP也无从查询。”该人士提示,这意味着,有些车辆的维修保养记录不一定准确反映车辆的维修保养历史。
当前市场上,一些二手车车商主要通过细节整备、车辆美容翻新、调表、更换拆车件等手段对二手车做手脚。针对这些情况,买家可以结合车辆的出厂年份、部件的出厂时间及工艺、磨损程度比对、安装工艺及装配的效果等方法去应对辨别。
消费者在发现自己购买的车辆为事故车时,最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再继续使用车辆,并可寻找专业、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此检测报告作为相应的司法证据。
以上就是关于二手自备pos机,线下二手车交易的这些坑要当心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二手自备pos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