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六安喔刷pos机,花园人在六安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六安喔刷pos机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六安喔刷pos机
六安喔刷pos机
一、诗意流年
1.故园春雪(2022.2.19)
小序:几年未见下大雪了,冬天亦难拍到雪景。年前几次预报有雪,没下成;春风已至,杨柳吐芽,故乡却喜迎两场春雪。
年前未见霜雪凝
数报寒酥忽却晴
春讯已传汲水岸
琼妃两度故园行
2.端午的记忆(写于壬寅虎年端午)
小序:在花园过端午,有比六安更浓的情愫。因为除了糯米和竹叶之外,还有小院,有爆竹,有弥漫在空气里故乡的味道……
我看见碧绿的竹叶
乳白的米
在清水里浸润
柔软的光泽
辉映馥郁的情愫
蓄满五月
故乡的小院
是否依然澎湃的心潮
才赋予了
生活如此崇高的仪式
等四溢的粽香
开启了这个清晨
我仿佛也融入
那氤氲而神秘的乡愁
儿时的记忆
苦涩而温存
一枚鸡蛋的余热
至今还
搁在眼窝
暖在心窝
3.夏日印象(三首)
其一
热风吹拂落叶舞
久渴田畔小草枯
忽报云聚大雨至
俄而天明太阳出
其二
夏雨飘飞滋万物
禾苗吐翠瓜秧苏
晚来旷野添新色
隔岸笛声绕玉竹
其三
故园稻禾八月香
蒲叶青蓼满河床
举目旷野云低处
浅河清波一鉴光
4.月亮岛晚景(两首)
其一
淠河湿地雨后湿
和风细浪柳飘丝
寒林深处闻鸟语
坡草如毡人如织
其二
日落黄昏淠水边
风吹草动老河滩
夜来两岸灯光秀
歌舞升平人尽欢
5.诗意校园(三首)
◆阅览室西望
秋风几度落叶黄
稻穗流金映斜阳
窗剪西空千般景
桂飘东院万缕香
◆十六夜望月
十五明月十六圆
深空一碧转银盘
人间此夜长静好
随处相约共婵娟
◆宁静的校园
乌桕叶落
带走最后一抹秋黄
光树枝
摇落斜阳
沉醉西空万道霞光
铃声响
操场空荡
香樟树揉碎月光
人影几粒
装饰远光中
明亮的窗
路灯守望
校园宁静安详
……
6.我多想过得优雅一点
小序:今日回乡探母,在儿时走过的小路上徜徉,一时感慨万千,遂成小诗一首。
我多想过得优雅一点
每一个清晨
拥抱一轮初升的太阳
向公园的花儿问声好
每一个午后
与家人共享
阳光洒满小院的温馨
品一口盖碗茶
苦涩而有淡淡的清香
我多想过得优雅一点
每一个黄昏
邀三五好友散步
从田垄走过
晚风轻拂
稻花香沁人心脾
举目远眺
小河沟岸柳成行
听流水潺潺
夏虫清唱
踏一片如潮蛙声归
归来时
残阳如血
暮色苍茫
我多想过得优雅一点
结束一周的工作
回故乡
看白发亲娘
在儿时走过的僻静小路上
自由徜徉
可以驻足
可以沉吟
也可以
追思逝去的时光
二、语文天地
◇“学而优则仕”,可理解为“学习优秀的人就可以去做官”吗?
“优”是“悠闲”的意思。原句意识是:你学得好,且学有余力,又没事可做,就可以去做官了。
◇“儿童是成人之父”,这句话有问题吗?
“父”并非都指父亲,有时也是对某一大事业的创始者或奠基人的尊称。如:“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应是成人的奠基者,所以“儿童是成人之父”,这句话也是很有道理的。
◇“水性杨花”何以成了贬义词?
“水性杨花”这个成语单从字面上理解,其描写的意象是美好的:春水涣涣,杨柳依依,飞花似梦,情丝悠长……
然而,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个成语是有来历的。清代高鹗、程伟元续写的《红楼梦》第九十二回有这样一句话:“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杨花。”很显然,这里的“水性杨花”是贬义词,意思是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
◇“长歌行”“短歌行”,这里的“长歌”“短歌”是指诗的篇幅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用事实说话吧。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很显然,曹操“短歌行”的篇幅比汉乐府“长歌行”的篇幅还要长。那么,“长歌”“短歌”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看来,这里的“长”“短”之分,绝不是按篇幅,而是根据吟唱时间的长短。换句话说:音节长,唱的时间就长,即“长歌”;音节短,唱的时间就短,即“短歌”。
◇岳飞的《满江红》是家喻户晓的名篇,然初中语文课本却选了是秋瑾的《满江红》,这是为什么呢?
岳飞的《满江红》,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其中很多名句至今广为传颂,成为激励人们奋发有为的座右铭。例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
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两句,令人不寒而栗,足见当时民族矛盾的严重激化和民族关系的尖锐对立。我有时想,假如匈奴未灭(其实,这里的“胡虏”“匈奴”均指金入侵者),仍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其后人读此两句,会作何感想?这也许是中学语文统编教材未选用该词,而选用秋瑾的《满江红》的原因吧。
◇如何把握文史作品中的“闲笔”?
某些看似与正题无关话,可细细品味,则独具匠心,不可或缺。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么几句: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点评:这几句,看似司马迁的“闲笔”,其实是交代了项羽有勇无谋,分不清敌友。如此重要的军事情报,他竟随口而出,招致内线被杀。
如此看来,项羽最终败给刘邦,亦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朦胧诗”该怎么写?
“朦胧诗”其实是最好写的,主要应抓住以下两点:
①意象叠加,给人以陌生感和跳跃感;
②写出的东西一定不要让人读懂,最好是似懂非懂。
下面,我来示范一首,题目就叫《半夏》。
走过五月的微凉
携一片梦的柔纱
恣意挥洒半夏的清扬
是否以云霞为衣
浪漫为裳
把坦诚
写进六月的荷塘
闻说你也曾
在灵动的草尖上徜徉
一如明月装饰的窗
剪出伊人倩影
奏一曲
风雨廊桥的忧伤 ……
三、生活日志
◆我小时候,家乡正处于缺吃少穿的年代。下面两种美食,不是经常能吃到,偶尔食之,不仅美味,且回味无穷!
①下(xiǎ)面疙瘩。在面粉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等锅里的水煮沸,把搅拌好的面疙瘩缓缓放入其中,煮开后即可食用。最好就腌蒜杆子吃,又香又脆,好吃得不得了。
②拨“老鸹头”。和下(xiǎ)面疙瘩相比,制作“老鸹头”的工序更为简单:可在面粉中多加一些水,然后将块状小面团放入沸水中煮开,几分钟后即可食用。可同时在锅中放入少许红糖,口味更佳。
◆六安饭店的菜,我吃过不少家,可惜全忘记了味道,不像在花园,至少还能记得朗德鹅爪子。
在花园请客,黄鳝、老鳖可以不点,朗德鹅爪子必须得点,否则,酒席就不上档次了。
因为食材太贵,主人往往把来客人数提前告知饭店老板,好让他按照一人一只来烧。
烧好的朗德鹅爪子端上桌,晶莹剔透,香气扑鼻,客人的口水会禁不住流下来,滴在桌子上,或者裤子上……有客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狼狈,故意喝一口茶压压。
主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盛情,重点介绍这是花园特产,然后转动圆盘,一人一只分下去。
开吃!有的用筷子,有的用一次性手套,有的用餐巾纸……最酣畅淋漓的是直接用手拿,吃得木头木脸都是油……
吃完了,舔舔嘴唇,意犹未尽,可惜,盘子里仅剩下一点汤汁……
◆工作了一整天,晚自习结束后,回到自家小院,独自一人坐在藤椅上,点一支香烟,仰面看当空一轮皓月——记忆中,好多年未见如此美丽的月色了!
于是想到那些曾经读过的名篇佳什:边关冷月、卢沟晓月、床前明月、柳岸残月……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飞镜重磨”“静影沉璧”“滟滟随波千万里”“梨花院落溶溶月”……月影月华、月诗月文,汇聚成此刻良多的感慨。
时光荏苒,浮生如梦,像今晚这样,一个人对月遐思,机会能有多少啊!
◆今晚的月色真美,面对如此皓月,我非常钦羡那些农人们。傍晚收工,门前置一方小桌,邀三五好友一起,月下小酌。
然而,这还得有情致方可。说到此,我想起陶行知笔下的“东山樵夫”。
东山的樵夫把东山的茅草割光了,于是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给他的第一印象是:茅草没有东山多,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至于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看不出来……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给他的又只有这平凡之草,而且没有东山多,所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但愿不要成为“东山樵夫”就好。
◆每天早上,我都在学校的操场上溜达几圈,今儿个是周末,我决定到大街上去溜达溜达,顺便买点水果回来。
走出校门,大街上人头攒动,街道中间,各种车辆艰难地挪动着,有司机不耐烦,摁着喇叭不放,长长的刺耳的喇叭声混着嘈杂的人声以及叮叮当当的不明声响,给秋日的早晨平添几分烦躁。
街道两边,横七竖八停满了电动车:两轮的,三轮的,四轮的都有。店铺里面黑洞洞的,门口堆满各种廉价商品:大裱纸、十斤一塑料桶的散装白酒、五颜六色的落满灰尘的盒装饮料……
小吃店门口排着长队:有等火烧馍的,有等油条的,有等火烧馍夹油条的……他们一边吐痰,一边大声说笑;也有坐着吃的:吃面条,吃水饺,吃稀饭……他们一边毫无遮拦地打着喷嚏,一边把筷子吮得吧唧吧唧响。餐巾纸满地是,有熟人向我打招呼:问我吃了没有,问我退了没有,问我还教书不……还开着并不幽默的玩笑:你们教师真快活,不要干活,工资又高,一天到晚熊事没有……
◆今天,九(2)班还有最后一节早辅导。清早,我来到该班教室,同学们都鼓掌并让我说两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三年过去了……”我目光深情,眼里噙满泪水。
“不对,您教了我四年。”一女生打断我的话。
“四年?”我有些茫然。
“对,四年。因为我小学六年级是在花园中心校念的,当时您教我们语文。”
“是的呢。”我很高兴,有一种偶遇故知之感,“那你还能说出我教你们时的点滴印象吗?”
“记得呢,您当时用我的剪刀挖过鼻屎。”
“喔,那你还是把这点滴印象抹去吧!”
四、教育随笔
1.上好家常课,让平淡、普通、朴素回归课堂
我听过不少公开课,也看过不少展示课。什么分组讨论,什么现场表演,什么猜谜语、抢答……各种五花八门的活动被引入课堂,好像不整点不重样的,就不是新理念,就是传统落后的课堂了。教师一会儿播放音乐,一会儿播放视频,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好像不这样,就不是与时俱进的好老师了。
是谁引领了如今很多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的浮华之风?是什么因素催生华而不实的表演课、作秀课?
其实,最真实、最接地气的是常态课:在“这一间”教室里,只有老师和学生,只有他们的平等对话,只有他们的心灵交融,只有他们生命的滋滋拔节……这样的课才最长久、最有生命力!
总之,平平淡淡才是真,普普通通方长久,朴朴素素更唯美。
2.令语文教师感到迷茫的四种情况
①专家折腾。很多专家热衷于“造词”,新的概念不断涌现,颠覆大于守正,使得语文教学的“根”未能真正得到养护。
②评价多变。一会儿,“小组合作”来了,课堂上必须要有“小组合作”;一会儿,“大单元教学”来了,一节课好好教一个单篇成了罪过;一会儿,“学习任务群”来了,一下子,所有的学习活动都要以“任务”的面目出现了…… 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弄得许多语文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无所适从。
③评审功利。课堂大赛的一纸证书,往往比一节课本身更被看重。而现在的很多赛课,只要有资格参加,就一定能得奖,这样一来,“去上课”的意义就大于“上出好课”了。
④外行引领。好多评委自己不会上课,或者上不出好课,评课的“理论”却是一套一套的。有些被多数教师吐槽的课,到他那里成了好课;反之,大家一致好评的课,则成了“问题课”。
3.令人反感的几种课型
教师评高级职称,需要上一节考评课。以前,参评教师是借班上课,后来发展成了上“无生课”。
因为不需要借班,省时省事,所以“无生课”被广泛推广。现在,各种优质课大赛、教坛新星评选等,一般都采用这种形式。
我看过不少教师上的“无生课”,由于没有学生参与,教师唱独角戏,使之完全成了表演课。教师对着空气,对着桌椅板凳,自编自导自演,进行所谓上课,滑稽透顶。
对此,我很反感。除此之外,还有下面这几种情况,我也很反感。
①上课动不动就小组合作,尤其是没有讨论空间甚至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都非要小组“合作”一下。
②课前发一份低劣的导学案给学生,非要把本该课堂上鲜活生成的东西,弄成一个个题目,让学生提前“预习”,上课变成了对答案课。
③教师上蹿下跳,声光电并用,把课堂当作自己炫耀的舞台,唯独看不到学生智慧的灵光。
4.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上课的区别
普通教师上课: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
优秀教师上课:下面呀,我们来讨论一下好不好?
点评:优秀教师上课更有情味,体现了尊重和人文关怀。
普通教师上课:关于这个问题,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想法?
优秀教师上课:关于这个问题,老师很想听听同学们的想法……
点评:优秀教师上课更注重引导,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他们关注结论,更关注得出结论的过程。
普通教师上《皇帝的新装》:以“骗”为线索,引出人物活动,以此揭示中心思想。教学重点是学习童话的写作特点。
优秀教师上《皇帝的新装》:以“新装”为照妖镜,照出人性的美与丑。教学重点是语言教学。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深阅读,以发掘语言背后的信息,充分绽放语文教学魅力。例如抓住老大臣“把眼睛睁得特别大”“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等神态细节描写进行追问,让学生明白,开始时老大臣极力想看见却什么也看不见(愚蠢),后来他明知什么也看不见却装腔作势证明自己能看得见(狡猾)。
点评:优秀教师上课,切入点更新,对文本挖掘也更深。
5.教育的美德是让自己变得柔弱起来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是说,人活着的时候,浑身是软的,死了才硬邦邦;草木活着的时候,非常细腻,死了才干枯。所以说坚硬的东西往往是死了的东西,活着的,反而是柔弱的东西。孩子的心灵是柔软的,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坚硬的物件”的撞击和摩擦,使得心灵变得千疮百孔,他们也许用一生的力量都不能修起来。
记得上学期发生在九(2)班的一件事。那是在期末考试之前,九(2)班语文课已进入复习阶段。上课铃响了,我信步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赵妍菁同学突然高声喊到:“不要上了,让我们自己复习吧!”
“自己复习?”我把征询的目光投向班里其他同学。
“我们要求上课!”“我们要求停课复习!”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班里一时陷入混乱之中。
“那我们就举手表决吧。”因为我相信,大多数学生还是想继续上课的。
表决的结果不出我所料,要求上课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于是我决定继续上课。
可赵妍菁还要求自己复习,我于是瞥了她一眼说:“如果你不想听,可以出去!”说完,我就继续上课了。
一节语文课,赵妍菁都趴在课桌上,一直没有抬头。下课铃响了,我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办公室。因为接下来九(1)班还有一节历史课,我于是想等上完这节课以后再找赵妍菁谈话。
当我再次走下楼梯时,发现赵妍菁正蹲在九(2)班教室门边,哭着用借来的手机打电话,好像在说上节语文课上发生的事儿。
我停下脚步,来到赵妍菁身边,此时她已是脸色苍白,泣不成声了……我赶忙把手伸过去,想拉她起来。
赵妍菁抓住我的手站了起来,我感到她的手是冰凉的。
我拉着她,走出教学楼的门厅,就像拉着自己不谙世事的小女儿。
我们沿着操场的环形跑道,慢慢走着。
“可能是老师的话说得太生硬,伤到你了,老师向你道歉……现在,老师想听听你的想法。”
“老师……”赵妍菁还在啜泣着,但情绪渐渐平定了下来,“老师,你今天批评我是对的,让我伤心的是你说话时的眼神……”
“眼神?那你说说看,我的眼神怎么啦?”我说话的语气是和蔼的,语调是平缓的。
“你的眼神是那种……那种讨厌我的眼神……我非常在意老师对我的态度……”赵妍菁断断续续地说了很多,我一边倾听,一边安慰她。直到她完全恢复平静,我才让她回到教室。……
这件事过去的时间虽然不长,可带给我的思考却是长久的。曾几何时,我们抱怨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可我们为什么要让那么柔弱的心灵去承重呢?曾几何时,我们一脸威严地走进教室,课堂上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可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身段放柔软一些,把目光放柔和一些,把语调放慈祥一些?为什么我们总想在涉世未深的孩子们面前示强呢?
我有时想,我究竟比孩子们强在哪里?除了年龄比他们大,还有讲课的时候提前知道答案,也没什么优势啊?再说,年龄大算什么优势呢?我教他们,国家给我付工资,他们并不欠我什么。假如他们都不让我教了,我吃什么呢?
俗话说,反思的力量是强大的。想清楚了这些问题,我思想的疙瘩就解开了。我想,我今后会尝试用“柔软”去感受“柔软”,用“柔软”去呵护“柔软”,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深度走进那一颗颗柔软的的心灵,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正如常生龙所说:“教育者应有一种美德——让自己变得柔弱起来。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柔弱了,才能缩小孩子的心灵与教育者心灵之间的距离,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
6.教师应有怎样的生命状样态?
拥抱生活、钟情教育的教师,应有以下五种生命样态:
①热爱阅读。关于教师阅读,现在这方面的书有很多,书中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我这里只想联系自己谈一谈。
平时,我拿起一本书,认真默读几分钟,如果读不进去就改为朗读,朗读几分钟还没有感觉,我通常会认为这本书不适合我。
一旦对某本书有了感觉,我的心会顿然沉静下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我想就是这种境界。
我们与朋友见面时,嘘寒问暖打招呼,经常会问:“最近去哪儿啦?”“最近忙什么呢?”如果能问:“最近在读什么书?”进而坐在一起谈书论道,我想这已是心灵的沟通,而搭建心灵桥梁的,正是书。
教师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不仅会影响自己,还会直接影响学生。很难想象,一个从不读书的人,常年站在讲台上,会教出一帮什么样的孩子!
古人云:“一日不读书,便觉得言语无味;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不读书的人,因缺少情趣而显得“无味”,因思想肤浅而显得“面目可憎”。书,是我们思想的活水;书,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②热爱写作。写作是记录生命的一种方式。敏于观察,勤于写作,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而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写作,就是让情感得以珍藏,让生命得以储存。每当翻到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写下的文字,我尘封已久的记忆就会被激活——遥远的生活场景,故去亲人的音容笑貌,都一一浮现在眼前。回首往事,自己走过的路是何等漫长……
③热爱运动。一个教师应该有至少一项伴随一生的运动项目,这能让自己的身心随时处于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
小时候,我喜欢爬树、游泳,后来喜欢跑步。现在,我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每天坚持锻炼。我想,这不只是为了增强体质,也是为了健壮精神。
④热爱自然。每当我看见天边的朗月,还有闪烁的星星,看见墙外苍郁的翠树,我就觉得人世间多么美好!
每当我看见蛋黄一般的落日,我就会驻足凝望。我会想起初中时读过的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太阳啊,你这个圆圆的魔术家,你是那样慷慨地照耀大地,可是,生活在阳光下的人又是多么少啊……”
前些年,我两次去内蒙:一次去到希拉穆仁,一次去到呼伦贝尔。当亲眼看到长河落日,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看到天边雪白的羊群……我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是灵魂深处的洗礼。
⑤热爱拍照。有人说,你拍的照片反映了你的品位。拍照就是用另一双眼睛观察自然与生命,无论是拍人物,还是拍风景,都是记录最鲜活最美丽的生命。
我镜头前最美的风景,永远是孩子们的身影和大自然的日月星辰、风花雪月。
以上就是关于六安喔刷pos机,花园人在六安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六安喔刷pos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