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银商pos机怎么样

 新闻资讯2  |   2023-07-18 09:54  |  投稿人:pos机之家

网上有很多关于浙江银商pos机怎么样,浙商银行研究报告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浙江银商pos机怎么样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浙江银商pos机怎么样

浙江银商pos机怎么样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信证券,王剑,田维韦,陈俊良)

公司概况:立足浙江的国股行

历史沿革:总部位于浙江的国股行

浙商银行是我国唯一一家总部位于浙江省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中外合资 银行重组、股改、引战而来,深耕浙江、立足长三角地区形成自身经营特色,近 年来资产规模增速领先同业。浙商银行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家以民营资 本为主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浙商银行前身为浙江商业银行,是成立于 1993 年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中外合资银 行;历经银行业严重的不良资产周期后,于 2003 年启动重组,由浙江国信向南洋 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收购股权,并将部分股权以国有资产划拨的形式 移交给浙江省交通集团,另一部分股权转让给万向控股等企业;而后整体改制为 股份制企业,并更名为“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迁至杭州市,于 2004 年成为银监会批准的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其重组、股改之路自此 正式完成。随后,经历多轮增资扩股,浙商银行于 2016 年 3 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又于 2019 年 11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是全国第 13 家“A+H”上市 银行。

浙商银行始终坚持深耕浙江、立足长三角地区形成自身经营特色,截至 2022 年上 半年末,全行总资产 25212 亿元,2018 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1.63%,资产 规模绝对水平虽在上市国股行排名最后,但增长率位居榜首。

经营区域:深耕浙江,立足长三角,布局全国

从经营区域看,浙商银行深耕浙江本地,立足长三角地区,并积极开拓全国布局, 辐射范围涵盖环渤海、珠三角及海西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同时设立境外分行。截 至 2022 年上半年,浙商银行在总行和子公司浙银租赁外,共设立 299 家分支机构, 其中浙江省本地 100 个,浙江省以外长三角地区 54 个,环渤海地区 56 个,珠三 角及海西地区 23 个,中西部地区 65 个,中国香港分行 1 家。从资产分布来看, 2021 年底浙商银行 49%的资产分布于长三角地区,其中 32%分布于浙江省本地, 全国布局的其他地区撑起浙商银行资产的另一半江山。此外,在浙江地区的人才 投入占比也高达 46%,远超其他地区。可见浙商银行在浙江本地各方面投入较大, 深耕本地的同时立足长三角区域,由此辐射开拓全国布局,目前已在全国 21 个省 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机构,覆盖范围较广,扩张空间广阔。

坚定深耕浙江,发挥区域优势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为银行业创造了丰富的业务需求,浙商 银行扎根浙江省,具备开展银行业务的区位优势。浙商银行牢牢把握区位优势, 把“深耕浙江”作为首要战略,以“打造浙江最重要的金融平台”为战略目标, 强化浙江大本营建设,充分利用浙江当地资源优势深耕浙江。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银行业务需求丰富

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孕育了一批优质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创造了丰富的 银行业务需求,是银行业的天然“福地”。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 一,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受历史经商传统等多因素影响,形 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民营经济高度发达且增长强劲。浙江省区域 面积仅占全国的百分之一,而 2021 年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为 7.35 万亿元,同比 增长 13.8%,高于全国同比增速 0.94 个百分点,五年年均增长 6.7%;同年浙江省 GDP 占全国 GDP 的 6.43%;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约 67%。浙 江省发达的民营经济孕育了一批优质的民营企业,也为本土商业银行创造了旺盛 的业务需求,业务空间广阔。

浙江省民营市场主体高度活跃,截至 2021 年,浙江省在册市场主体数量位列全国 第四;主板上市公司有 434 家,位列全国第二;民营市场主体占比高达 96.7%,创造了全省 67%的 GDP;上榜中国民营经济 500 强的企业数目连续蝉联 23 年全国 第一。强大的民营经济孕育了旺盛的信贷需求,2018-2021 年浙江省存贷款增速 始终高于全国存贷款增速,2021 年浙江省贷款增速 15.4%,高于全国 3.4 个百分 点,浙江省存款增速 11.5%,高于全国 2.3 个百分点。

浙江省不仅是我国经济大省,还是商品交易大省、外贸大省,更是制造业和互联 网产业强省,为浙商银行发展支付结算、贸易融资、金融科技等业务提供广阔空 间,助力大零售、大跨境、大资管等板块发展。浙江省拥有以宁波为代表的港口 城市、以义乌为代表的商贸城市、以杭州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城市,商贸交易频 繁,进出口贸易活跃,人员往来量大,互联网技术发达,孕育了旺盛的支付结算、 贸易融资及财富管理需求,为公司零售、跨境、资管等业务提供机遇,同时也为 浙商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科技土壤。

商贸交易方面,2021 年,浙江省各类商品 市场 3225 家共实现成交总额 2.33 万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 9.6%;进出口外贸方 面,2021 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GDP 达 56.4%,高出全国 22.2 个百分点,外商及 港澳台商企业数目占比 9%、创造生产总值达 20%;互联网科技方面,2021 年浙江 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8348 亿元,同比增长 1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17.1%,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达 3095 亿元,增速 20.0%,遥 遥领先于其他产业。此外,浙商银行总部位于被誉为“中国互联网之都”的杭州 市,2019 年浙商银行就与本地头部互联网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公司成为金 融科技和业务模式创新的先行银行赋能。

深耕浙江为首要战略,打造浙江最重要的金融平台

浙商银行以成为“浙江省最重要金融平台”作为战略目标,扎根浙江,围绕浙江 经济特点制定经营战略。浙商银行自上市之初就确立成为“最具竞争力全国性股 份制商业银行”和“浙江省最重要金融平台”的战略目标。当前更是全面启动“深 耕浙江”首要战略,长期致力于成为最懂浙江、浙商的综合金融旗舰,成为浙江 各级政府最信任的银行。浙商银行立足浙江,围绕浙江省经济特点制定经营战略, 2022 年下半年调整确立四大战略重点,即“数字化改革系统开启,深耕发展全面 推进,五大板块协同发展,财富管理全新启航”,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之路。

浙商银行围绕“深耕浙江”首要战略,展开系列战术安排。在业务条线方面,优 化大本营体制机制。2021 年,浙商银行在总行层面设立了浙江业务总部,对浙江 省内分行全部实行总行直管,将浙江省视作一个整体,着力推动省内业务纵深发 展。在政银合作方面,与各级政府通力密切合作,更好服务实业及重点产业。截 至 2021 年底,浙商银行已全面推进与省级政府部门、11 个地市政府及相关区县 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深度参与浙江省重要数字化平台建设,共建浙江省金融综合 服务生态圈,积极助力制造业实业、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重要领域发展,打造浙商银行优质品牌形象。在同业合作方面,积极加强促进金融机构协同合作、 金融要素联通流转,打造向实向新、金融向善的“金融顾问”形象。

截至 2022 年上半年,浙商银行累计走访企业 1 万余家,推动同业金融机构为 2000 余家企业 提供各类融资约 2600 亿元,大大提升公司的社会影响力。

浙商银行“深耕浙江”战略已初现建设成效。截至 2022 年上半年,信贷方面,浙 商银行在浙江省内融资服务总量已达 8635 亿元,新增各项贷款 539 亿元,创同期 历史新高;债销方面,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内债券承销同比增长 82.8%,高于省内 银行同业平均增速近 80 个百分点,其中政府债创历史新高,共中标浙江地方政府 债 281 亿元,占全市场发行量的 10.45%,仅次于工农建三家国有大行;供应链金 融方面,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内供应链金融余额 161 亿元,较年初增加 91.7%。

依托区域优势及业务战略,公司份额有望实现高增

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域市占率尚存较大提升空间,依托浙江省高速发展的区域经济 和旺盛的业务需求,在多板块业务体系协同发展战略引领下,有望实现份额高增。

一方面,浙江省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创造了旺盛的信贷需求,为浙江银行业存贷 业务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内存贷业务份额仍在较低水平,存 贷扩张空间可观;2022 年上半年,浙商银行新增存款占浙江省新增存款比重为 3.31%,浙商银行新增贷款占浙江省新增贷款总额的比重为 3.56%,提升空间广阔。 另一方面,浙江省多元的经济形态孕育了丰富的中间业务需求,为浙江银行业财 富管理、投资银行、汇兑等业务提供了发展机遇,当前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内此类 业务市占份额仍然不高,为业务扩展留有充分空间。以理财业务为例,浙商银行 报告期内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占浙江省同期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的比值虽逐年增 加,但仍未突破 1.0%,存在明显的提升空间。因此,浙商银行坚定“深耕浙江” 的首要战略,乘浙江经济高速发展之风,将有望实现业务份额高增。

五大板块协同并进,布局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

近年来伴随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也日益多元化,银行业的经 营模式也需要响应变革。从全球大型银行经验来看,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都经 历过降低传统业务比重,提升综合化服务增加中收的轻资本转型之路。同时,大 零售业务发展迅猛且空间广阔,尤其是浙商银行深耕浙江区域,居民财富居全国 前列,且居民财富意识较强,这给公司拓展大零售业务提供了天然优势。

浙商银行作为一家总资产超过 2.5 万亿元且仍在快速扩张中的股份制银行,如何 穿越周期实现稳健增长是战略重心,围绕区域经济特点以及资源禀赋,公司不断 完善业务体系和经营策略,率先提出“以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为压舱石,打造高 质量发展的一流经营体系”的经营策略,深化构建“大零售、大资管、大公司、 大投行、大跨境”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五大板块布局稳 扎稳打,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综合竞争力增强

浙商银行作为主要经营区域位于浙江省的国股行,面临激烈竞争,针对目标客群 开展特色化、多元化、创新化业务,展开错位竞争,方能彰显英雄本色。浙商银 行作为中外合资银行改制的国股行,成立时间及发展起步时间相对较晚,浙江银 行业竞争又较为激烈,公司在网点布局、客户基础等方面不占优势,在全国范围 的网点布局不及四大行,在浙江各地市的下沉深度又不及城商行、农商行等,可谓夹缝生存、困难重重。然而,大型银行往往主攻最优质的大型企业客户,城农 商行往往专攻下沉客群的单一存贷业务;因此,锚定特定客群,完善多元业务体 系,创新产品服务,开展错位竞争,是浙商银行这类国股行出奇制胜的关键点。

立足这一关键点,浙商银行坚持“推进五大板块协同发展”的业务战略,首次提 出“CSA 客户服务总量”,涵盖了 AUM 财富管理规模、全产品销售服务量、FICC 代客服务量、国际业务服务量、FPA 对公服务量,致力于提升综合化能力。浙商 银行为在风起云涌的银行业中增强自身竞争力,着力推进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围绕个人、企业、政府、同业、员工五大客群,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客户提供 全方位、立体化、体系化的金融服务,实现多元化经营、综合化服务,同时配备 强化风险管理流程及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机制,以达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截至 2022 年上半年,浙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全面丰富五大业务板块产品服务体系。 例如,为更好服务供应链客户,创新研发应收账款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为财富 管理全新出发,上线财富管理平台,对接理财子公司等提供全方位资管服务;为 实现投行一站式服务,打造投行业务管理、CZ 智投等平台,打通合作通道;为丰 富跨境场景投融资,推进信汇宝跨境电商贷等三方合作等。

持续深耕普惠小微,特色打法初见成效

浙江省发达的民营经济孕育了一批优质的中小微企业,产业结构多样,信贷需求 旺盛,具备发展普惠金融的良好基础,为浙商银行发力小微提供了充足的客群和 肥沃的土壤。浙江省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且中小微企业是其生 产主力。2021 年底,浙江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比 重的 42%、55%;2020 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 数量分别占比 10%、84%、5%,中小微企业合计占到绝大多数,普惠金融客群基础 坚实。

此外,在企业行业分布结构方面,浙江省产业行业分布多样,收入分布相 对均衡,占比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电子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 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占比分别为 11.01%、7.85%、7.16%,制造业 多点开花,持续高质量发展。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创造了旺盛的信贷需求,为浙商 银行创造充足的业务空间。

浙商银行依托浙江省肥沃的小微土壤和多元的产业结构,结合浙江省经济产业特 点,全面推进普惠小微战略,持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浙商银行从浙江省经 济产业特点出发布局普惠小微业务,在机制、产品、流程、风控等方面均形成了 许多具有浙江特色、浙商特色的优势做法。 第一,为小微园区提供综合化服务。依托制造业大省浙江,聚焦制造业小微金融 服务,向小微园区提供全经营周期金融服务方案。2021 年底,浙商银行小微园区 入园企业累计授信 1186.69 亿元。第二,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中长期支持。浙江专精特新企业高速成长,如雨后春 笋般欣欣向荣,而此类企业往往前期研发投入较高、成长周期较长,因而信贷结 构偏向中长期,因而浙商银行持续加强对新兴产业、智造业、入园小微企业的中 长期资金支持。2021 年底,中长期贷款占比超 60%。

第三,为小微产业链提供全链条联动方案。基于浙江丰富多元的产业结构,浙商 银行打造产业链银行,积极助力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小微客户,依照设备按揭、 经销、分销、营运等实际经营场景进行投放,为钢铁、建筑、能源等 20 多个行业 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截至 2021 年底,此类累计投放已超 60 亿元,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近 3 万户。 第四,金融科技赋能小微模式。乘浙江互联网大省之东风,浙商银行以科技赋能 小微模式,结合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改造信贷流程,实现在线申请、移动调查、 自助提还款、简便续贷等全线上操作流程,提升小微业务效率。2021 年底,浙商 银行小微贷款在线申请使用率超 75%,线上提款占比超 95%,浙江省内线上抵押登 记占比达 90%,已累计为 1.96 万户小微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服务。

此外,在授信风控方面,浙商银行实施统一授信管理,完善专业化管理体制,形 成标准化的授信作业模式。

浙商银行始终坚守小微战略,在上述特色打法下,小微业务取得明显成效,客户 数量及业务规模不断增长,产品体系不断完善。 在客户规模方面,2022 年上半年,浙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 11.33 万 户,较年初新增 0.75 万户。在经营业绩方面,2022 年上半年,浙商银行小企业 专营机构有 204 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达 2562.14 亿元,较年初增长 196.61 亿元,同比增速 8.31%,高于境内机构各项贷款增速 4.63 个百分点;横向对比, 2021 年末浙商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占比继续保持股份行领先位次,居全国性银行第 一位,被评为新浪财经“年度小微金融品牌银行”。

在产品创新方面,浙商银行借助政企合作机遇及数字化优势,打造特色产品,推 进“线上+线下”产品创新,完善产品服务体系。例如,建设金服宝·小微平台、 场景应用平台等;针对资金期限需求不同的群体开发“一日贷”“三年贷”“十 年贷”等,针对线上用户,开发“点易贷”“循环贷”等线上产品;在浙商银行 微信公众号提供小微服务功能等。 在资产质量方面,普惠小微型资产质量明显优于整体并不断向好。浙商银行普惠 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在 2019-2021 年间持续下降,且显著低于整体不良率水平, 2021 年底仅为 0.92%,在疫情尚存背景下,浙商银行普惠小微企业不良率仍维持 较低水平,彰显出其在普惠小微领域较强的业务能力。

零售业务快速发展,财富管理全新启航

浙商银行零售业务快速发展,重视消费信贷等核心业务,全面落实小额授信政策, 服务个人零售客户,个人贷款业务取得一定经营成效。浙商银行不断提升服务个 人客户的能力,开展批量化获客、线上化操作、智能化风控、规范化管理,取得 了一定成效。 在客户规模方面,实现个人客户规模的不断提升,截至 2022 年上半年,浙商银行 个人客户数达 839.49 万户,较年初增加 3.84 万户。业务占比方面,2015-2021 年浙商银行个人贷款占总贷款比重不断攀升,增长 10 个百分点;2021 年底,个 人贷款余额已达 3814.9 亿元,占比 28.3%。 业务结构方面,浙商银行个人贷款中个人经营贷占比最高,个人消费贷次之;在 2019 至 2022 年上半年间,个人消费贷及个人房贷规模伴随波动稳步上升,个人 经营贷规模高速增长;截至 2022 年上半年,个人经营贷规模已达 1784.8 亿元, 同比增长 10.5%。

资产质量方面,浙商银行个人业务资产质量明显优于对公业务,2018-2021 年间 浙商银行公司贷款不良率和个人贷款不良率均略有增长,但个人贷款不良率显著 低于公司贷款不良率,2021 年底分别为 1.07%、1.88%,个人贷款质量显著好于公 司贷款,零售业务发展质量较高。

浙商银行积极融入金融财富新时代,大力发展财富管理重点板块,加强大资管与 大零售板块协同,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动财富管理全新启航。在经营体制 方面,浙商银行积极推动组织架构改革,构建“1+3+N”的财富管理业务框架,即 一个产品采选部门、三个客户管理及渠道部门、N 个产品或资产提供部门,高效 解决财富管理客户投资配置需求;在公司治理方面,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一方 面推进人员队伍、考核体系、品牌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化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提 升数字化水平,打造集约化的远程零售客户运营服务体系。

以零售客户为目标客群,浙商银行全力打造“平台化财富管家银行”,一方面, 以银行理财作为主打业务,持续推进净值化进程。银行理财产品相对更加标准化, 目标客群定位在个人零售客户,浙商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个人客户资金占比约维持 在 90%左右,2022 年上半年该比例达 94.95%。2021 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 浙商银行当年理财净值化产品余额达 1802.74 亿元,占比 73.6%,其中个人净值 型理财余额达到 1716.33 亿元,在个人理财中占比较 2020 年提升了 41 个百分点; 2022 年起银行理财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截至上半年,浙商银行理财净值化产品 规模达 1900.27 亿元,占比 78.6%,较年初提升 5 个百分点,其中公司个人净值 型理财余额达 1832.59 亿元,较年初增长 6.8%,在个人理财中占比较年初提升 7 个百分点;理财业务结构不断改善,取得明显进展。

此外,理财产品创新方面,浙商银行持续推出“生鑫赢”“聚鑫赢”“涌薪增利安享”“涌薪增利尊享”等系列净值型理财产品,优化理财产品体系;在理财服 务升级方面,浙商银行积极构建以“积分体系+电子商城”为基础架构的零售客户 权益体系,通过权益体系和金融产品体系的数字化综合运营,优化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浙商银行积极打造基金、信托资管计划等丰富多元金融产品的代销产 品,通过三方合作丰富财富管理业务体系。随着客户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多元,单 凭银行传统的理财业务和有限的资源禀赋难以满足客户要求,因此寻求与基金公 司等三方展开合作是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突破口之一。浙商银行大力发展以 代销业务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以不断满足个人客户的综合化金融需求。2021 年底,公司实现代理及委托业务手续费收入 13.84 亿元,同比增长 96%;截至 2022 年上半年,代理及委托业务手续费收入已达 8.74 亿元,同比增长 32%,代销基金 和资产管理业务为主要增长动力。

同时,浙商银行推进形成代销基金、资管、保险、信托等全方位服务体系,取得 一定成绩。2021 年,公司实现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量同比增长 163.53%,非 货币公募基金保有量同比增长 224.36%;代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销售量同比增长 74.92%;代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销售量翻番;代理保费同比增长 42.30%。此外,在服务配套方面,浙商银行上线财富号、财富管理平台,发布手机银行 5.0,对 接理财子公司,基金、保险、理财、贷款、外汇金融等模块全面换新,助力财富 管理全新启航。

财务分析:信贷快速扩张,资产质量稳定

我们选取我国其他上市国股行作为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与浙商银行的主要财务 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同时结合浙商银行经营业绩的历史情况进行分析。整体来看, 浙商银行深耕浙江、五大板块齐头并进的战略部署取得一定成绩,2021 年以来浙 商银行各项财务指标处于上市国股行中等水平,业务发展成效有望进一步显现。

营收维持较好增长,非息收入成长空间大

浙商银行营收维持较好增长,利息净收入比重相对较高且增速较快,非息收入增 速可观但尚存在较大成长空间。浙商银行营业收入维持较好增长及较快增速,2021 年营收达到 544.7 亿元,同比增长 14.2%,位居上市国股行首位,远高于大多数 上市国股行,2017 年以来浙商银行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速为 12.3%,始终维持较 好增长。结构上,浙商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约在 75%上下波动,而手续 费与佣金净收入比重近年来逐步下降至 10%以下,与其他上市国股行相比,营收 结构中利息净收入占比相对较高。

此外,浙商银行利息净收入始终保持较快增速, 2016-2011 年复合年增速达 13.6%,位居上市国股行第 2;非息收入规模波动上升, 2016-2011 年复合年增速为 10.9%,在上市国股行中处于中上水平。总体来说,浙 商银行营收维持较好增长,利息净收入占比相对较高且增速领先,非息收入增速 可观但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在发力财富管理的战略转型期,有望实现规模高增。

信贷保持高速扩张,存贷结构偏向对公业务

从资产端看,浙商银行总资产及信贷规模保持高速扩张;生息资产结构与其他上 市国股行相差不大,贷款占比近六成。纵向来看,浙商银行信贷扩张保持较高增 速,2021 年底,浙商银行总资产及贷款规模分别达 2.29 万亿元和 1.31 万亿元, 2017-2021 年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10.4%和 19.2%,实现高速扩张。横向来看,浙 商银行生息资产结构与其他上市国股行较为相似,均以贷款为主,贷款占比约在 60%左右。2022 年上半年,公司贷款占生息资产的 57%,金融投资、现金及存放在 中央银行款项、同业资产分别占 27%、6%、2%,生息资产结构近年来基本保持稳 定。

对贷款结构进一步拆解,浙商银行早年平台化发展战略促使对公业务快速发展, 对公贷款占比在上市国股行中位列第一;近年来公司向零售侧转型,发力小微, 个人贷款占比逐步提升。2021 年底,浙商银行对公贷款占贷款总额的 66%,个人 贷款业务占 28%,贷款结构偏向对公业务;与其他上市国股行相比,浙商银行对 公贷款占比最高,与其早年平台化战略促使对公业务高速发展密不可分。

纵向来 看,2017 年至 2021 年间浙商银行各项贷款规模稳步增长且保持较高增速,信贷 投放始终保持较好增长;其中个人贷款增速贡献更高,2017-2021 年个人贷款规 模年均复合增速达 29.9%,超公司贷款复合年增速的两倍,这与公司推进大零售 等五大板块齐头并进的战略转型密不可分,公司小微业务发展较快,至 2021 年底 个人贷款规模已达 3815 亿元;其间贷款结构变化不大,对公贷款业务仍占较大比 重,个人贷款占比正稳步提升,近四年内增长 8 个百分点。

从负债端看,浙商银行计息负债结构与大多上市国股行相近,资金来源稳定依赖 于存款业务。2021 年底,浙商银行存款占计息负债的 67%,在上市国股行中排名 第三。纵向来看,浙商银行各项计息负债规模在 2017 至 2021 年间保持稳定增长, 2021 年底达 2.12 万亿元,其间复合年增速为 10.0%;2017-2021 年间计息负债结 构稳定,始终以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2021 年底存款规模达 1.40 万亿元,其间 复合年增速达 12.9%。

对存款结构进行进一步拆解,浙商银行存款结构同样偏向公司业务,对公定期存 款占比最高。2021 年底,浙商银行对公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 46%,对公存款总 额占存款总额的 87%,在上市国股行中位居榜首;个人定期存款和个人活期存款 分别占 8%和 5%;公司存贷结构较为匹配,存款结构同样偏向对公业务,体现了浙 商银行在经营区域扎实的客户基础。纵向来看,浙商银行存款规模在 2017 至 2021 年间保持持续增长,2021 年底,浙商银行存款规模为 1.40 万亿元,其中公司存 款规模和个人存款规模分别为 12115 亿元和 1855 亿元,其间复合年增速分别为 10.9%和 35.1%,个人存款增长迅速;2017-2021 年间存款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 始终以对公存款为主,个人存款规模及占比虽在去年有所下滑但近年来总体呈上 升趋势,在浙商银行五大板块齐头并进的战略转型下,存款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处上市国股行中间水平

浙商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在上市国股行中处于中位。浙商银行近年来逾期率 与不良率之间差距逐步缩小,贷款信用风险在不良率指标中充分体现;2017-2021 年间不良贷款率小幅提升、关注率波动上浮,2021 年底数值分别为 1.53%、2.22%, 在全行业上市公司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资产质量存在一定压力,存量不良资产 也在持续处置消化过程中。与对标行相比,2021 年底,浙商银行逾期率及关注率 处于上市国股行中上水平,不良率指标处于上市国股行下游水平,资产质量整体处于上市国股行中等水平;拨备覆盖率降至 174.6%,比上年末下降 16.4 个百分 点,但仍有一定缓冲空间。

盈利能力处于国股行中位

从 ROE 和 ROA 来看,浙商银行在上市国股行中 ROE 水平相对较高、ROA 水平相对 较低。2021 年底,浙商银行 ROE 和 ROA 分别为 9.83%、0.60%,财务杠杆对 ROE 的贡献较大,自身总资产盈利能力承压。纵向来看,2017-2021 年间浙商银行 ROE 逐年递减、ROA 小幅降低并伴随振荡,ROE 和 ROA 变化趋势表现不佳,主要拖累于 存量不良资产处置消化。伴随着存量问题处置接近尾声,以及公司新的战略转型, 全力推动深耕浙江和五大板块协同,盈利能力有望实现进一步优化。

从净息差来看,近五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处于全行业中上水平。2021 年底,浙商 银行净息差和净利差分别达 2.27%、2.07%,均较上年上升 0.08 个百分点,位列 全行业中上水平,展现出较为优秀的营收能力。纵向来看,2017-2021 年浙商银 行净息差呈波动上升趋势,营收能力持续向好。

浙商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水平相对较高,优秀的净息差表现主要得益于高贷款平 均收益率。2021 年底,浙商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 2.47%,在上市国股行中数值最 高,这与浙商银行公司定期存款占比较高的存款结构密不可分。而 2021 年底,浙 商银行贷款平均收益率达 5.36%,在上市国股行中名列前茅,得益于其深耕浙江 战略下优秀的客源获取能力,贷款收益表现较好,驱动公司净息差表现不断走高。 纵向来看,近年来浙商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及贷款平均收益率在一定幅度内先升 后降,净息差承受一定压力但基本可控。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系统发生错误

以上就是关于浙江银商pos机怎么样,浙商银行研究报告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浙江银商pos机怎么样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发请带上网址:http://www.poszjia.com/newsone/86247.html

你可能会喜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babsa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