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论pos机路在何方,「火星公开课」第164期何天阳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论pos机路在何方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论pos机路在何方
任何共识都是系统内熵减的过程,这必然意味着系统外的熵增。自2018年年初以来,加密市场持续低迷,唱空消息不断;然而,据最新一期财富排行榜显示,中国上榜的120家公司中有46家已涉足区块链。
对比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漫漫熊市,路在何方?
9月2日21:00,Spark Capital创始合伙人何天阳做客「火星财经创始学习群」,做了主题为“POC帮区块链在熊市破冰”的分享。他认为熊市破冰在于让普通人进入,为此需要实现区块链的共识:一是区块链网络的共识,二是人心的共识。
对于区块链网络的两种共识类型(POW和POS),他提出自己的看法:POS在权利结构本质上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在如何获得普通人的认可上,POS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OW在能耗、公平、门槛等方面存在问题,离普通人越行越远,成为少数精英才能参与的游戏。
相对于POW和POS,他认为POC容量证明机制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从矿工角度而言,人人皆可参与,功耗非常小,没有巨大的投入,没有人有特殊竞争优势,支持多个区块链网络;对于项目方而言,可以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开发,快速汇聚天使矿工和用户,参与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底层共识网络。
至于如何实现人心的共识,他认为Token方向是最有可能和那些真正创造用户价值的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结合的,从而达到真正吸引普通人的目的。
以下为何天阳分享原文,由火星财经(微信:hxcj24h)整理:
一、让普通人进入区块链
熊市为什么来了?因为普通人走了。怎么在熊市破冰?让普通人进入。我认为区块链的共识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区块链网络的共识,就是大家真正挖矿在干的那件事情,另一种是人心的共识,是大家对区块链的信心和看法。
先从区块链网络共识如何让普通人参与说起。区块链网络从大类上讲,有两种共识类型:Proof of Waste(损耗证明), 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Proof of Waste是一个概率机器,而Proof of Stake是一种权利结构。通常人们在讨论POS时,都集中在技术、博弈和经济奖惩问题,但我觉得POS根源的问题还不在具体实现和构建方法上,而是就出在权利结构这个第一性的本质上:
权利结构的公平正当性。POS会不会被搞成“跟创始人关系证明”?权利的流动性。如果有人手握60%的Stake就是不卖,谁也奈何不了他们。这个系统就崩溃了。权利的合理性。Citizenship是一种权利,一人一票选政府,已经貌似是最合理的权利安排。但是美国英国这两年的民粹主义也让人反思,一人一票是否合理,是否应该给更Responsible更Informed的人倾斜?这些都是权利结构本质的问题,一地鸡毛。如何解决,尤其如何获得普通人的认可,POS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来看Proof of Waste这个大类:
POW当然是Proof of Waste共识的开山鼻祖。POW之于区块链的意义,不亚于蒸汽机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但是POW确实在过去10年的运行中,暴露出来很多问题。上周我简单计算了一下,现在比特币一次转账所耗费的电能,大约是700度。
700度电是什么概念呢?700度电超过了全球40%国家人均全年的耗电量。也就是说你一笔比特币转账,比一个巴基斯坦兄弟一年的耗电量都高。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到两个投资机会,一个是巴基斯坦基础建设实在太差了,另一个是找到普通人也能参与的、低能耗的抗ASIC共识算法。我们主要讲讲后面这个。
POW的高能耗导致ASIC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专业矿机当然比普通CPU有着成千上万倍的算力,但是作为矿工真正最关心的核心指标是功耗/算力。为了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矿机厂商通过优化芯片设计和采用更先进的生产工艺以追更低的功耗/算力圣杯。ASIC化集中导致了两个问题,第一是不公平(中心化有优势),第二是高门槛(规模化有优势)。这两点成为了普通用户参与区块链网络共识最致命的障碍。
谁有更牛的ASIC,谁就能获得更多的比特币;谁能找到更便宜的电上规模挖矿,谁就能获得比特币。普通人如果没有上百万的投资,连入门都没办法。
可能全球上亿人都听说过比特币,但是因为ASIC矿机的高门槛,真正体验过比特币挖矿才多少人?我想也就寥寥数万而已。这巨大的落差导致比特币这个技术在普通人眼里仍然显得特别神秘。试想,如果今天也是打开电脑、有CPU就可以挖比特币,恐怕全球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都在挖。人人参与的比特币,市值增加一个数量级也许不过分,而其替代黄金的进程恐怕也会大大加速。
要申明一下,我个人非常敬佩和尊重ASIC矿机的先行者,Canaan孔总、孙总和南瓜,Bitmain的吴老板、詹老板,还有虫哥、神鱼以及传说中的烤猫等等,这些人都比大部分先看到未来。他们是POW系统内的英雄,但是英雄也没有办法解决系统本身的问题。而且,我发现这些行业先行者都一直保持着超常的敏锐和开放的心态,上述某矿机公司、某矿机公司老板和某挖矿支持生态公司都和我们一起早期投资了下面会详细分享的POC领域领军项目Bitloop。
言归正传,因为上述的能耗、公平、门槛等问题,POW离普通人越行越远,成为了少数精英才能参与的游戏。这些其实也还只是表象,本质是什么呢?我们的思考是这样的:
任何共识都是系统内熵减的过程,这必然意味着系统外的熵增。在这点上我很同意张首晟教授所说,新的世界级共识算法必须要寻求一种效率更高的方式,减少外部系统的熵增。我们认为,POW是以单位计算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来给与奖励的。所以POW的waste是计算力,凡跟计算力挂钩,第一必然高耗能,第二必然满足摩尔定律。时间和空间在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如果我们将眼光从竞速的计算力移到存储空间就会发现,存储空间是一个满足低能耗且能抗ASIC的最佳介质。
二、起底POC共识机制
在容量证明这个领域,世界上有两拨顶尖的团队在研究,一帮人在维也纳的奥地利科技学院IST,一帮人在麻省理工MIT。在商业项目上,有两个项目比较值得关注,分别是Chia和Bitloop。
BitTorrent的创始人Bram Cohen和IST的同学一起在做Chia项目,Chia的愿景是替代比特币(Better Bitcoin),或者说Chia的定位是要做POC生态的比特币。他们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口号,就当成用在今天重新开发比特币,一切技术和商业路线以此为原则。
Bitloop项目是以MIT的Ling Ren博士为发起人的团队,他们采用了和Chia不一样的技巧,发挥出POC容量证明的一个非常厉害的特点。我第一次与Ling Ren博士交流时,第一反应是他们是要对标POC生态的以太坊。但是深度地交流和思考之后,我发现我还是太天真了,Bitloop团队是要做一件从未有人尝试过的事情:使用POC共识算法实现区块链世界首个通用共识引擎,以此实现共识的聚合。
共识聚合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对交易所的流动性聚合都已经屡见不鲜了,本质就是多个交易所维持同一个Orderbook,以实现更好流动性及用户体验。共识聚合也是同样,Bitloop项目想要用一个共识网络来支持对所有采用POC通用共识引擎的链。Tendermint也曾经提过通用共识引擎,但是它是基于POS+PBFT的,并不能实现共识层的聚合。
从矿工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有动力参与到容量证明POC,使用硬盘来挖矿呢?第一,人人皆可参与,功耗非常小,硬盘几乎不耗能,电脑反正开着也是开着;第二,这里没有巨大的投入,没有人有特殊竞争优势;第三,如果我使用硬盘不仅仅可以挖一个币,而是可以挖多个币,支持多个区块链网络,那我了解了解哪个币更有价值,组合我的Portfolio,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从项目方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要选择使用POC通用共识引擎?大部分的公链项目,都是在应用层(行业、企业公链)、合约层(创新的合约机)、数据层(隐私)等层面的创新,都不涉及共识层,根本没有必要自己开发共识。
共识层作为网络安全稳定的基石,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引入巨大的矿工和用户生态的支持。使用Bitloop的通用共识引擎,不仅让项目方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开发,更可以快速汇聚一大批天使矿工和用户,参与构建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安全、稳定、高效的底层共识网络。
从商业角度来看,Bitloop通过抓住共识层,汇聚普通人参与区块链共识,不仅抓住了共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汇聚了用户。通过将这种能力开放给其他公链项目,实现了用户和矿工的分发。在这个生态里,每个公链都是平等的。Bitloop专心好底层的三通一平:除了提供共识引擎之外,还可以在P2P网络层,跨链协议标准等方向上服务好其他公链、侧链和Layer 2联盟链,共同构建一个对普通人友好的繁荣的POC容量证明生态。
三、Token最有可能吸引普通人入场
说完了区块链网络的共识如何走向普通人。我想再花一点点时间聊聊区块链人心的共识如何走向普通人。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挺简单的,让普通人用起来就行了,就跟互联网似的,怎么现在没人说互联网是泡沫了?因为大家用它真的觉得还挺方便的。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区块链有什么用?
上周BES的另一位合伙人Jade发了一篇我们内部报告《区块链有什么用?》。文中提到,至今区块链行业诞生的杀手级应用只有两个半,第一个是比特币,第二个应用是Token,最后半个是加密猫。
比特币本来想对标电子现金,但是让它站住脚的定位是世界的电子黄金。以太坊本来想做世界计算机,但我昨天查了下最活跃的DAPP数量,大概有一千多,但如果你查一下去年以太坊上的融资总额,已经超过了不少小国家的资本市场。所以以太坊实际实现的是世界的资本市场,想要干掉IPO。加密猫让人看到了一点未来社会虚拟资产的样子,但还仅仅非常早期。
你会发现,区块链真正擅长的东西,都是这种巨大的、普通创业者打死也不敢想的东西。那么下一个这种巨大的概念是什么呢?我们其实也没有答案。
但是我们认为Token这个方向,是现在最有可能和那些真正创造用户价值的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结合的,从而达到真正吸引普通人的目的。Token是什么?是使用权益、货币、商品、股票、票据、债券以及上述的叠加组合。区块链解决Token的什么问题?区块链解决的是流通的问题。区块链和传统互联网产品结合的最大机会在发行环节。
发行并不是一件小事,我见过最牛的发行口号是在土地领域,口号是:打土豪,分田地。
所以,我们已经为数个我们认为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垂直细分领域设计了优化的经济机制、Token模型以及增长工具。我们希望赋能Bitloop以及其他的区块链和互联网项目,帮助他们获得掌握更好的早期用户增长机制,收获更多的普通用户。
问答环节:
Q1:如果开发一个公链,让所有普通人既可以参与又可以使用,并且有token奖励机制,又可以融合老的公链的体系,跨链交互,这样的技术有实现的可能么?
A1: 我想这个问题主要落在跨链的部分吧。跨链这几个明星项目COSMOS、Polkadot最终逃不过的都是中心化的质疑。我觉得跨链还是在早期,还需要观察。但是有另外一种思路很有趣,我也知道有项目在设计跨链标准,目的是让所有新项目都可以在第一天就接入标准。这种面向未来,而不向前兼容的思路也挺有意思。
嘉宾简介
何天阳 / Spark Capital创始合伙人
BES孵化器合伙人、帝国理工工程硕士,互联网创业和传统金融交叉背景,曾创立智能硬件品牌BESOUND及股权投资机构鸿邦盛资本。早期投资VeChain、EOS、RSK等40余项目。现专注于投资、孵化共识机制创新和Token经济设计创新项目,帮助项目从零到一。对话发起人
夏丰 / Spark Capital创始合伙人
Capital创始合伙人,UCL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硕士,2016年底进入区块链行业,自建矿场并开始挖矿,2017年初创立区块链投资基金Spark Capital,提供区块链项目孵化,数字资产管理等专业服务,目前共投资孵化50+区块链项目。杨楠 / INB资本人民币基金管理合伙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曾服务于银行业咨询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并创办一家金融科技企业。目前负责INB资本人民币基金管理及投资银行业务。INB资本是区块链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投资机构,所投项目包括:Steemit、BTS、Cocos、Mobilecoin、Hydro、RSK、Decentraland、Press.one等。文章声明:本文根据「火星财经创始学习群」嘉宾分享内容整理,不代表火星财经立场
以上就是关于论pos机路在何方,「火星公开课」第164期何天阳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论pos机路在何方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