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单纯刷pos机,警惕刷单投资背后的诈骗陷阱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单纯刷pos机的问题,今天pos机之家(www.poszjia.com)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单纯刷pos机
单纯刷pos机
临沂市人民检察院
允诺“好处费”,让别人帮忙刷单购买手机,自己则将购得的手机变卖后还贷款,但由于高买低卖,入不敷出,形成了巨大的亏空,于某只能以虚构刷单投资获得高额回报为由,继续骗取被害人钱财。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对被告人于某提起公诉,经黄浦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于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八个月,罚金五万元。
拉人“刷单”入不敷出
被告人于某曾是某消费金融公司员工,该公司与手机店有合作业务,客户通过办理手机分期贷可以在合作门店“零首付”或低首付购买手机,贷款公司把余款结给手机店,客户再分期还款给贷款公司。这种销售模式既方便了囊中羞涩的顾客,也增加了手机店的销量,金融公司同时也赚到了贷款利息。
据于某供述,“那时候我谎称要冲业绩,拉来了很多人办理手机分期贷,允诺每人300元至500元的好处费,这样我得了公司业务奖励,也拿到手机,手机变卖后快速套现,一部分用来挥霍一部分慢慢还手机分期贷。”
原来,于某利用公司消费贷审批漏洞,只要年满18岁,有身份证和银行卡,可以办理手机分期贷。参与刷单的大多是想赚零花钱的大学生,于某承诺该分期贷会自动取消。大学生们拿了好处费后以为“刷单”结束,殊不知自己在金融平台上还有贷款未清。
然而,于某的手机总是高买低卖,渐渐还不上手机分期贷款,据他供述:“我的亏空越来越大,我就继续用投资手机、茅台酒骗别人钱。”
“生意”亏空 欲填补窟窿
韦某是一名在校大学生,2020年8月,她从高中同学张某杨处得知于某的刷单生意。因曾有不少成功“刷单”经验,韦某放心将3000元通过支付宝转入于某账户。然而,十多天后,一直没有收到返款。韦某坦言:“因为之前刷的单都返还了,所以我也不急。”
张某杨又向韦某介绍于某处刷5万元返2万元的单子,韦某十分心动,便添加于某微信,在于某花言巧语之下轻易陷入了刷单陷阱。
与于某的聊天记录
于某看韦某单纯好骗,赚钱心切,便从别处借了POS机,哄骗韦某利用信用卡套现4万元,并让韦某开通金融消费平台消费乐,将1.8万元额度全部转出。后韦某又从某借条上借出1.4万元转账给于某,并分期贷“刷单”购买了手机。直到9月,韦某开始催促还钱时才发现自己上当,损失近8万元。
拿到钱后于某便不回消息了
从韦某处诈骗的钱并不能填补于某的无底洞。2020年11月,于某谎称自己舅舅在贵州消费者协会,可以拿到平价茅台酒,哄骗大学生张某明投资茅台酒,声称投资回报率极高,并且答应每天返还300元。张某明也想赚钱就答应一起投资,便陆续转账给于某13000余元。于某又让张某明通过手机分期贷购买了一部价值8000元的手机,拿到手机后销赃。
检察官说法
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大学生涉世未深、又想赚‘零花钱’的心理,以“刷单”的名义诱骗在校大学生用个人信息“分期贷”购买手机。大学生们对犯罪嫌疑人的引诱往往难以鉴别,以为拿到好处费刷单即结束,殊不知贷款未清自己的征信可能会留下不良记录,对日后真正走上社会影响巨大。在校大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切勿贪小便宜,企图不劳而获,也不要过度借贷,以免遭受诈骗;同时,要增强法律意识,不出借个人身份信息证件等,防止成为别人犯罪的帮凶。一旦陷入骗局,要保留证据并及时报警。
(来源:上海黄浦检察微信公众号)
以上就是关于单纯刷pos机,警惕刷单投资背后的诈骗陷阱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单纯刷pos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